2005年,新浪網(wǎng)組織了25位文學(xué)評論界的專家給中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名家打分,同時在網(wǎng)上征集讀者的評分,再將專家和讀者給出的分數(shù)進行平均,按得分高低評選出“中國世紀文學(xué)60家”。 結(jié)果公布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爭議。比如寫武俠的金庸,專家給了70分,讀者給了98分,最終以84分的高分名列第15位,力壓眾多文學(xué)名家。比如三毛,專家只給了22分,而讀者給了85分。再比如同樣有政治污點的周作人和郭沫若,專家給了前者94分的高分,而只給了后者70分(周郭二人的文學(xué)成就顯然沒有如此大的差距)。 當(dāng)然最具爭議的還數(shù)顧城。 專家只給了可憐的29分。以顧城的文學(xué)成就和地位顯然太低太低了,而且專家們給另外兩位朦朧詩代表詩人北島和舒婷分別打了81分和51分,讓人對于專家打分的標準完全捉摸不透。 讀者卻給了顧城95分,只比魯迅、張愛玲和沈從文低,位居第4位,可見讀者對于這名天才詩人的喜愛。這個分數(shù)顯然太高太高了,顧城肯定配不上。 那么專家和讀者對于顧城的評價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專家這樣瘋狂地貶低顧城,個人覺得可能與劉湛秋有關(guān)。劉曾擔(dān)任《詩刊》副主編,在文壇的地位非同小可,2005年又恰好是其70歲的古稀之年。眾所周知,顧城和劉湛秋因為英兒而成為情敵、死對頭。而顧城作為一位超凡脫俗的詩人,在文壇的人脈關(guān)系自然無法與劉湛秋相比,因此專家們?yōu)榘徒Y(jié)劉而貶低顧就在情理之中了(可想而知25位專家中有不少是劉的門生或者受到過他的提攜)。 那么讀者為什么給予顧城這么高的評價呢。個人覺得,顧城雖然是朦朧派詩人,但是他的詩歌在文字上并不生澀,選用的意象也是大眾比較熟悉的,讀起來有回味無窮之感,因此受到讀者歡迎。比如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一代人》,“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云時很近”《遠和近》,都是非常易于傳誦、膾炙人口的詩作。 其次,顧城在新西蘭激流島上自由、避世的生活正是人們所向往的,而他和妻子謝燁、情人英兒的畸戀,及最終的悲慘結(jié)局也為讀者所扼腕嘆息?;蛟S在2005年前后中國正掀起一股顧城熱,也未嘗可知。 總之,專家的貶低和讀者的高捧都大大超出了常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