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剛上路的時候非常忐忑,他們會跑來問我:夢飛,怎么辦?一上路就緊張,給我支支招吧!通常我會告訴他們,新手第一個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剎車! 請仔細想一個道理,你之所以上路害怕,怕這怕那,其實說到底就是怕一條:自己剎不??!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想想你是不是怕這幾個方面: 1、突然從旁邊躥出一個人來 走在路上你總是眼花繚亂,生怕出現(xiàn)自己應付不來的事情。 想想本質(zhì)是什么?就是怕自己剎不住嘛! 開始之前,先普及個知識點,夢飛獨創(chuàng)的“剎車十六字箴言”:點剎成金、備剎成性、跟剎必行、綿柔推進。 如何才能保證自己能剎???以下層次: 1、基礎的剎車技術要掌握。 它們分別是“剎車十六字箴言”里的技術表示:點剎成金、綿柔推進。 而真正好的剎車是“點剎成金”+“綿柔推進”。 因為“點剎成金”注重的是效率(剎得快,但不舒適),“綿柔推進”注重的是舒適度(舒服,但停下來的時間長)。 請記住,任何事物尋求的都是一種平衡,即“度”的把握。對于剎車來說,就是在效率和舒適當中尋求一個平衡點。 2、“三逢四要原則”要掌握 所謂的“三逢四要原則”指的是: 逢盲區(qū)變化 逢自身變化 要減速 掌握了“三逢四要原則”,一切對你來說就不是“突然”而是“必然”了,因為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時機會躥出人或者車來! 3、好習慣要養(yǎng)成 今天的案例就跟“跟剎必行”有關! 跟剎必行! 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以后夢飛還會反復念叨,念到你想吐為止,念叨你形成了習慣為止! 所謂的跟剎必行,指的是: 當前車剎車或者突然變道時,你一定是下意識剎車!剎車!剎車! 千萬不要去想,一想處理的最佳時機就錯過了!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這里的前車,不是指你正前方的車輛,而是廣義上的前車,斜前方的也算!因為它的車頭也是你的盲區(qū),這就是所謂的“超車防車頭”! 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提出來,引起諸公的重視,案例中出租車的這種開車習慣吃虧只是早晚的時間問題,千萬不要效仿。 按道理,出租車早就看到了摩托車的存在,它不提前處理,相反,事到跟前才緊急變道!這種極端的行車方式,一旦養(yǎng)成習慣會帶來不良的后果: 1、不是每次事到臨頭,都能處理妥當?shù)?,今天躲過去了,下次可能就剎不住,或者突然變道的那條道上剛好有車快速駛過。 2、給后車的反應時間太短了,一旦自己要是沒有處置妥當,還容易被后車連環(huán)追尾! 千萬不要覺得這種“力挽狂瀾”的行車方式透著一股子英雄的豪氣,這其實是在用生命開玩笑! |
|
來自: LibraryPKU > 《安全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