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徽學(xué)與敦煌學(xué)、藏學(xué)并稱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舉世矚目。 “青磚黛瓦馬頭墻”的徽派建筑,筆墨紙硯的“文房四寶”,聞名遐邇。民俗風(fēng)情、土特產(chǎn)品、新安醫(yī)學(xué)、新安畫派、徽菜徽劇,讓人贊嘆不已。 還有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的黃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西遞、宏村,《爸爸去哪兒》和《偶像來了》的拍攝地——中國風(fēng)水八卦第一村的呈坎…… 徽州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美得就像一幅畫兒,魅力無需多言,就已怦然心動。 徽州歷史上文風(fēng)昌盛,對教育非常重視。在新安文化的中心——屯溪,舉行一次特別的開學(xué)儀式,開啟為期三天的國學(xué)探訪之旅。 國畫書法浸潤著中國文化,徽州的筆墨紙硯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墨香對于文化人來說,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在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胡開文墨廠”參觀體驗,看看老舍、李可染、林散之、黃胄等名家推崇的墨到底好在哪里。 親身體驗雕模、點煙、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工序,看看我們平常使用的墨,是怎么制作出來的。最重要的是,還可以親自手捏徽墨成模,帶回家作為獨一無二的永久紀念。 如果說墨添韻,那么筆就是畫隨心,國畫書法中好毛筆尤為重要。參觀完徽墨,再來到“楊文筆莊”跟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徽州制筆代表性傳承人學(xué)學(xué)制筆。擁有一支誕生于自己手上的徽筆,想必是書畫愛好者的一份難忘大禮。 筆墨的搭檔,演繹出的是燦爛的歷史文化。孩子既是傳統(tǒng)文化、中華文明的傳承者,也是文化自信的傳播者。從徽墨、徽筆上,我們看到的是精妙絕倫的精工細作,感受到的是一份匠人精神,一種歷史的傳承,收獲的是一次文化的洗禮,一份文化的自信。 在被稱為“流動著的清明上河圖”的宋街上走走停停,隨處逛逛就是一段歷史。參觀百年老字號“救駕燒餅”、“徽珍”,冷冷的天來一頓熱熱的特色山珍菌煲晚餐,大飽眼福,更要大飽口福。 ![]() 呈坎的美,透著一種先人的智慧。在被朱熹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的呈坎八卦村,開始一次徽派建筑、山水歷史的文化探尋之旅。 徽州山靈水秀,完好保存著很多依山傍水、古街小巷的村落,亭臺樓閣,橋井祠社,移步換景,山水如畫。石雕、磚雕、木雕、彩繪,將徽派建筑的古、大、美、雅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毫不夸張的說,這里就是一座“中國古建筑藝術(shù)博物館”。一個小小的呈坎,一村雙國寶,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最佳旅游鄉(xiāng)村”名錄。 徽州的牌坊,千古留名。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是棠樾村兩大景點。作為鮑姓氏族的聚居地,村頭的7座牌坊記錄的就是鮑家明清兩朝的杰出人物。 透過牌坊也可以看出徽州人在忠、孝、節(jié)、義等倫理道德教化上的重視。鮑家花園也是皖南最大的私家園林,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天下一絕的“徽派盆景”。 體驗過第一天的筆墨之趣,讓我們來一次“歙硯”款待,學(xué)習(xí)歙硯的制作。在歙硯一條街上,磨的是悠閑時光,磨的是文化傳承。一方硯臺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規(guī)矩,一個傳承,一種“愛水而不畏水、需水而不吸水”的水墨情緣。 ![]() 竹子自古就被文人墨客所鐘愛,“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闭f的是東坡居士對竹子深深的愛;“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講的是鄭板橋無微不至的心情。 徽派雕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徽派雕刻博物館由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徽派竹雕傳承人、獲國務(wù)院特殊津貼的洪建華籌建,收藏及創(chuàng)作的各類徽州傳統(tǒng)雕刻精品一千余件。 這里不僅是展示優(yōu)秀徽雕作品的舞臺,而且能作為這項傳統(tǒng)手工技藝的研學(xué)基地,讓觀眾在品味徽派雕刻數(shù)百年發(fā)展歷程之余,親自上手,體驗一份獨特的徽韻匠心。 游 學(xué) 時 間 第一期: 1月28日 - 1月30日 第二期: 1月31日 - 2月2日 第三期: 2月4日 - 2月6日 游 學(xué) 費 用 無論成人或孩子,優(yōu)惠統(tǒng)一1280元/人。 如孩子單獨需要一張床,則另加80元床位費。 更多活動詳情,請洽藝之行校區(q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