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君說: “自從有了孩子,老婆脾氣就變得特別暴躁?!?/p> “我一玩手機媽媽就發(fā)脾氣,我都不敢和她說話了?!?/p> 媽媽們,你上一次發(fā)脾氣是什么時候呢?你知道自己的心情,對這個家有多重要嗎?
下午6點正準備回家的時候,看到我的一個學生站在辦公室門口,他低著頭,小聲的對我說:“老師,我的數(shù)學不是很好,你能不能多布置一些作業(yè)給我啊?”
我很奇怪,平時孩子們總是說作業(yè)太多,怎么今天反而要求增加作業(yè)量了?
我一再追問下,他才說出實情:“老師,我不想回家,一回家媽媽就黑著臉,還常常罵我。昨天我作業(yè)沒做好,媽媽發(fā)脾氣想打我,后來爸爸來勸,他們倆吵了好久?!?/p>
他抿著嘴,眼淚大顆大顆的往下掉,而我看著他哭紅了眼非常心疼。 很多媽媽可能覺得孩子沒做好說他兩句沒什么,這只是一種教育方式??蓪嶋H上這種說‘說兩句’,深深的傷了孩子的心。
我們常常脫口而出的負能量,其實孩子會全盤接收。他會覺得,媽媽不愛自己,這個地方根本不是家。
淮南市就出了一件這樣的事情: 作業(yè)寫到凌晨卻還是沒能寫好,媽媽控制不住情緒就吼了兒子??伤锴。约阂膊幌脒@樣,媽媽為什么就不能好好說話呢?
受不了媽媽的脾氣,他選擇了離家出走。也慶幸這位孩子夠聰明,知道可以找警察,不然要是走丟了怎么辦! 媽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孩子也就遭了央。在傳統(tǒng)家庭里,媽媽的重要性遠超于爸爸。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經過媽媽這一層把關,也正因為如此,媽媽變成了保姆、維修工、老師……是這個家庭的主心骨。
而掌管‘生殺大權’的主心骨心情不好,這個家,又怎么會好呢?所以啊,媽媽們,你心情不好看似無害,實際上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影響孩子情緒
相信所有母親都有相似經歷:
自己心情不好,板著臉在家不說話,而孩子馬上察覺到你的情緒,然后想方設法的讓你開心??扇羰菬o論他怎么逗你都不開心,那他會也跟著不說話或者躲進自己房間。
媽媽的心情可以直接影響孩子情緒,沒有孩子可以在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還繼續(xù)笑嘻嘻的做別的事情。
影響親子關系
為了讓兒女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放棄了之前的生活圈子,每天洗衣做飯。如此付出,可為什么用心呵護的兒女卻跟自己一點兒都不親呢?
這是非常多媽媽的苦惱,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長期板著臉,孩子又怎么敢靠近?
總發(fā)脾氣的媽媽會給孩子傳遞一種‘都怨你,不然媽媽才不會過這種生活,媽媽一點都不愛你’的信息。長期以此,孩子感受不到來自媽媽的愛,也就和母親疏遠。甚至有的孩子,會因為得不到媽媽的愛,出現(xiàn)早戀的情況。
影響孩子成長
對于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最親最愛的人的認可??扇绻麐寢屆刻於即诡^喪氣,孩子接收到的會是一個大大的‘不’字。受到媽媽情緒的影響,他會懷疑自己不夠優(yōu)秀,從而走上自卑的道入。
而自卑的孩子,大多不敢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如果遇到一點失敗,第一反映是逃離現(xiàn)場不再面對。媽媽的態(tài)度,間接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心情不好的媽媽,會導致孩子自卑孤僻;心情好的媽媽,孩子能樂觀開朗積極。母親的情緒能影響孩子的成長。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說,從人類演化角度,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母親快樂全家快樂。
記得有一次我下班到家,一開門就看到女兒在玩手機。我忍住脾氣問作業(yè)寫完了沒,她卻打著游戲不回話。
我氣極了,用力把門一摔,搶過手機大吼:“你說你怎么那么沒禮貌,天天玩手機,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又不寫作業(yè),干脆別讀了!”
淚在女兒眼眶里打轉,她小聲的辯解:“媽媽,我寫完了,我玩手機不到5分鐘?!?/p>
我頓時啞口無言。
事后,孩子爸告訴我,女兒的作文獲獎了,想和我分享這份喜悅??烧l知我一回來就發(fā)脾氣,家庭氛圍也就降到冰點。
我開始反思,是不是因為自己沒有調整好情緒,導致家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我決定改變自己,偶爾不想做飯就帶家人去外面吃,回家很累不想干活就早早的洗完澡睡覺,孩子作業(yè)沒做好也不第一時間發(fā)脾氣……
放下一些讓人疲憊的事情,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不再皺著眉頭數(shù)落身邊的人,也明顯的感覺到,女兒和丈夫笑容多了,更愿意跟我親近說小秘密了。 我突然想起出嫁時父母說的一句話:“嫁人了,就不能再由著自己的小性子,得學會做妻子、母親。”那個時候不覺得這句話有深意,等到真正為人妻、人母的時候才明白我能決定家庭氛圍,所以要學會控制情緒。
當然了,每個媽媽都非常不容易,一個家庭的建立總會遇上各種讓人抓狂的問題。但是作為過來人,我想給所有的媽媽以下幾點建議:
父親擔起責任 曾有位媽媽曬出過自己每天的作息表:
6:00 鬧鐘起床,準備早餐 6:45 喊孩子起床、吃早餐 7:20 送孩子到學校 8:30 趕早高峰回到家,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買菜或者外出辦事 16:00 出發(fā)接孩子 16:30 到學校 17:00 到家,前提:不堵車 17:30-19:00 準備晚飯,吃飯,洗碗 19:00-20:30 陪孩子寫作業(yè) 21:30-20:30 整理家里
這只是冰山一角,媽媽還要負責接待來家的客人、帶生病的孩子去醫(yī)院、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等。細說起來,媽媽實在太累了,全年無休身兼數(shù)職,這樣怎么可能心情好! 可家又不是自己一個人的,為什么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全權負責呢?我建議媽媽們可以把自己手中的‘大權’放一放,讓爸爸也擔起一定責任。有事情一起解決,而不是自己一個人扛。
家務適當分配 我班上有兩名學生家長教育方式截然不同。一個覺得孩子就應該好好上學,別的什么事都不用做;另一個認為孩子做家務可以培養(yǎng)動手能力,同時幫父母減輕生活負擔。
不做家務的孩子每天被媽媽批評,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而做家務的那個孩子總能開開心心,成績也非常優(yōu)異。
其實啊,做家務能讓孩子肢體得到充分鍛煉,手眼協(xié)調能力也會非常好,做起事來會更快,效率也更高。而最重要的,是能讓他體諒父母的不易,增進親子關系。
所以我建議,可以每天安排爸爸洗碗、掃地,孩子擦桌子、倒垃圾……這樣媽媽要負擔的事情少了,心情自然也就變好了。
遇事先冷靜 ![]()
記得有一次,女兒把小說帶去學??幢话l(fā)現(xiàn)了。我非常生氣,但是又擔心控制不住情緒會用言語傷害她,所以對她說:“媽媽今天心情不好,你直接吃外賣吧。等媽媽心情好了,再給你做飯。”
女兒聽了乖乖的自己吃了外賣,然后看我冷靜的差不多了,跑過來跟我道歉,保證以后再也不這么做了。 孩子能感覺到媽媽的情緒變化,也能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是對是錯。所以我建議媽媽們別在他們犯錯后就馬上發(fā)脾氣,給彼此一段冷靜的時間,想清楚了再處理。
![]() 問題不忘溝通 ![]()
著名主持人李靜在節(jié)目中表示:“我平時愿意和女兒做朋友,孩子需要一個空間,所以我完全釋放她的性格,這樣她才能相信你,愿意和你相處??墒撬稿e誤的話,我絕對不能視而不見,一定會和她講道理,遇事必須要說通,這樣她才不會去再犯這樣的錯誤?!?/p> ![]()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意見,但如果媽媽一味堅持自己的想法,就會出現(xiàn)‘吃力不討好’的情況,把最親的人越推越遠。
我建議組織家庭會議,大家一起談一談,相信經過溝通后,媽媽會有不同的看法。而孩子在媽媽的態(tài)度中能感覺到自己在這個家是有分量的,說出口的話是有被認可的,這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讓他更好的成長。
![]() 定期給自己放假 ![]()
誰說媽媽一年365天都要為這個家操心?讓孩子爸單獨帶帶娃,而自己約上幾個朋友談談心,去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放松一直緊繃著的神經。
這其實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放手’,讓孩子和父親有一個單獨的相處時間,而你也可以暫時放下柴米油鹽,不做那個凡事只為家庭考慮的媽媽。
在這個可能不是很長的假期里,你可以帶著好心情,只做自己。
比起熱騰騰的飯菜、干凈舒適的環(huán)境,丈夫和孩子更想看見的是幸福的笑臉,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氛圍是最重要的。
而媽媽們,你們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讓自己幸福、快樂,才是全家最大的幸福。因為媽媽好了,全家就都好了!
| 責任編輯: 實踐君 | 素材來源: 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