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都知道,小魚鬧窩是最讓人頭疼一件事,常常是釣餌未能到底,便被浮層中的小魚所截殺,反映在浮標上的信號也是真假難辨,遇到了這種情況,不但影響了釣獲,我想也會影響了釣魚人的心境。 釣友們對付小魚鬧窩現(xiàn)象的辦法無外乎用兩種,一是在餌料上做文章,盡量把餌料做得清淡,以此來減少小魚鬧窩。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做法,那就是往鉛皮座上施重,讓沉重的墜帶著釣餌迅速下沉。 然而這里存在一個問題,加大了定會影響浮標的靈敏度。那么怎樣即能解決釣餌迅速沉底,大魚咬鉤時,我們又怎能對浮標上的信號做出正確的判斷呢?為此推薦個雙墜跑鉛釣法。 跑鉛的原理是鉛皮座要松動,夾在鉛皮座兩端的那兩顆太空豆要松開。魚咬鉤時,主線從底墜的鉛皮座中穿過,那么魚所施來的外力,實際上不就是等于浮漂的浮力嗎?但是這里就有個問題了,浮漂浮力太大如果魚拉不動怎么? 所以需要變相減少浮漂的浮力,當然用個很小的漂就可以實現(xiàn)。也可以給浮漂增加個重力,這個力可以幫魚來拉動浮漂,所以雙墜跑鉛就這樣誕生了。 線組如下,一個鉛墜到底,另一個鉛墜懸浮。魚的拉力加上上鉛墜的重力能拉的浮漂就有漂相。 線組已經(jīng)說過了,與單跑鉛先比魚更容易拉動浮漂,而且由于上墜的重力作用,線組穩(wěn)定性更好。下面說下具體怎么操作。 1、夾鉛皮座的一對太空豆放開,讓底下的鉛皮座能在主線上自由活動,下鉛皮座與上鉛皮座相距十至二十公分左右。 3、雙鉤上餌調(diào)整到浮漂露出兩目,此時上面的鉛皮座在水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下面的鉛皮座與8字環(huán)上的子線在水底處于平躺,形成跑鉛。 1、子線不能太長,10厘米以內(nèi)為好,這樣信號傳遞比較快。 2、揮竿入水時在浮標翻身站立標身入水的瞬間,將魚竿回帶50公分,然后再將魚竿送回50公分。 3、傳統(tǒng)釣中為了提升靈敏度也可以用雙墜,但是不跑鉛,這個下次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 4、此法無法得知餌料霧化狀態(tài),只能勤提竿。 |
|
來自: zhangshengli86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