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一月一日是個星期一,新一年的第一天就碰上周一,充滿了“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正能量。這樣的三一組合并不常見,估計是每七年才有一次的偶遇吧? 一月的英文是January,源自古羅馬神話的兩面神“雅努斯”(Janus)。雅努斯是個門神,前后各有一張面孔,既能回望也能前視,所以亦是終結(jié)與開始、過渡與轉(zhuǎn)折之神。一月承先啟后,終結(jié)過去開創(chuàng)未來,雅努斯的角色恰如其分。
星期一的英文是Monday,來自古英文,mon是moon(月亮)的異體。Monday的本義為moon's day(月亮日),譯自拉丁文的dies lunae(day of the moon “月亮之日”),這就是中國古代與當(dāng)今日本的“月曜日”。
星期日是星期一的前一天,英文是Sunday,這應(yīng)當(dāng)是一周七天最容易參透的一個名字了。本義為sun's day(太陽日),譯自拉丁文的dies solis(day of the sun “太陽之日”),這就是中國古代與當(dāng)今日本的“日曜日”。 “曜”和“曜日” 何謂“曜”?何謂“曜日”? 《新華字典》明載,日、月、星都稱“曜”,一個星期的七天用日、月、火、水、木、金、土七個星名排列,因此星期幾也叫什么“曜日”,如“日曜日”是星期日。 中國古代 中國古代有“七曜”之說,“七曜”乃“日、月”二球與“火、水、木、金、土”五星的合稱。以七曜為一周的歷法觀念是由印度傳入中國的,這與歐洲的星期概念同出一源,都是來自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文明。 古巴比倫 古巴比倫的占星術(shù)認為,“日、月、火、水、木、金、土”這七個天體會影響地球諸事的運行,因此他們就以七天為一個單位,把一年的日子加以劃分,而每個“曜”都會控制著“曜日”的第一個小時。后來,這個體系從美索不達米亞向西傳播,傳到了地中海東緣與東南緣的托勒密王國(即亞歷山大大帝逝世后統(tǒng)治埃及和周邊地區(qū)的一個希臘化王國),與該地區(qū)的占星傳統(tǒng)一拍即合。 古羅馬 古羅馬人的歷法原本與之迥異,復(fù)雜難懂得讓人卻步:3、5、7、10各月的第15日和其他各月的第13日稱為ides(望日,讀如“艾子”),每月的第一天稱為calends(朔日,讀如“卡倫子”),ides往前推的第9日稱為nones(望日前九日,讀如“弄子”)。
君士坦丁大帝加以改變,將傳到托勒密王國的占星體系移植了過來,把dies solis(日曜日,即星期日)訂為一個星期的第一天,為休息與禮拜之日,接下來的六天,分別為dies lunae(月曜日,即星期一)、dies Martis(火曜日,即星期二)、dies Mercurii(水曜日,即星期三)、dies Jovis(木曜日,即星期四)、dies Veneris(金曜日,即星期五)、dies Saturni(土曜日,即星期六)。這七個古羅馬的星期名稱,也在調(diào)整之后為西歐大部所采納,英文就是其中之一。 羅馬帝國 在羅馬帝國時代,一周七日的拉丁名起自“七曜”,而這“七曜”中的“五星”(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之名則源自神話: ◆ 火星(Mars)得名自羅馬神話的戰(zhàn)神“瑪爾斯”, ◆ 水星(Mercury)得名自羅馬神話眾神的信使“墨丘利”, ◆ 木星(Jupiter)得名自羅馬神話的主神“朱庇特”, ◆ 金星(Venus)得名自羅馬神話的愛神“維納斯”, ◆ 土星(Saturn)則得名自羅馬神話的農(nóng)神“撒頓”。 英文在翻譯一周七日的拉丁名時,便從日耳曼眾神當(dāng)中尋找類似的加以替代。 一周對應(yīng) 太陽日(Sunday)和月亮日(Monday)如上所述,對應(yīng)直截明了,其他幾日的對應(yīng),則略顯間接曲折。 星期二 “星期二”的英文是Tuesday,本義為Tiu's day(戰(zhàn)神之日),譯自拉丁文的dies Martis(day of Mars “火星之日”),也就是“火曜日”。Tiu(蒂烏)是日耳曼神話的戰(zhàn)神和天空之神,類似羅馬神話的Mars(瑪爾斯)。 星期三 “星期三”的英文是Wednesday,本義為Woden's day(主神之日),譯自拉丁文的dies Mercurii(day of Mercury “水星之日”),也就是“水曜日”。Woden(沃登,或作Odin)是日耳曼神話的主神,相當(dāng)于羅馬神話的Mercury(墨丘利)。沃登和墨丘利的相似之處,在于二者都與魔法有關(guān),靈魂由人間落入陰間也由二者監(jiān)管,沃登給詩人靈感,發(fā)明了日耳曼人的甲骨文“如尼文字”(runes),而墨丘利則為語言與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 ![]() 星期四 “星期四”的英文是Thursday,本義為Thor's day(雷神之日),譯自拉丁文的dies Jovis(day of Jupiter “木星之日”),也就是“木曜日”。日耳曼神話的雷神Thor(索爾,或作Thunor)也是天空之神,被借用來對應(yīng)羅馬神話主宰一切的主神Jupiter(朱庇特)。 ![]() 星期五 “星期五”的英文是Friday,本義為Frigga's day(愛神之日),譯自拉丁文的dies Veneris(day of Venus “金星之日”),也就是“金曜日”。日耳曼神話的愛神是Frigga(弗麗嘉,或作Frigg)是主神“沃登”之妻,被移植來對應(yīng)羅馬神話的愛神Venus(維納斯)。 ![]() 星期六 “星期六”的英文是Saturday,本義為Saturn's day(農(nóng)神之日),譯自拉丁文的dies Saturni(day of Saturn “土星之日”),也就是“土曜日”,對應(yīng)直截明了。Saturn(撒頓)為羅馬神話的農(nóng)業(yè)之神。 專欄【談詞論字】 專欄作者:曾泰元 |
|
來自: 木禾刀子5aybt4 >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