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靈王在位時,浮提國兩位使者覲見。這二人頗有神通,忽老忽少行蹤不定,或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或只見其影不見其形,總之搞得朝中公卿貴族大臣們很是崇拜,紛紛要請他二人喝酒,但都遭到拒絕。 二使者義正詞嚴地說道:“我們來大周朝是辦正事的,不是來喝酒的!” 周靈王不禁一笑:“那二位來干嘛呢?在我大周朝,喝酒就是正事啊!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所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所謂無酒不成席,無醉不成宴!所謂--” ![]() 二使者怒道:“夠了!我們來這兒,是幫助老聃寫書呢!” 語驚四座。 時為守藏史的老子顫巍巍地從群臣中間走出來,很驚訝地說道:“你們咋知道我要寫書啊?” ![]() 于是乎,二位使者就跟隨老子來到大周王室圖書館,開始了編書工作。 他們二人手肘之下都系著一個四寸見方的金壺,上面雕刻著五條栩栩如生的龍,壺口用青泥封著。啟封后,從壺中傾倒出墨汁,墨汁濃稠漆黑猶如漆棺槨的黑漆,灑在地上即刻凝固成黑色的小石塊,仔細一看,竟都結(jié)成上古的蝌蚪文。老子俯身仔細查看,蝌蚪文寫盡開天辟地混沌初開以來的天人之理,玄妙無比。 ![]() 老子覺得茅塞頓開,在二位使者的協(xié)助下,開始編寫《道德經(jīng)》。寫在玉牒之上還覺得不保險,又采用上古結(jié)繩記事的方法,用金絲繩結(jié)了一遍,小心翼翼地藏在玉函之內(nèi)。 但很快地,二位使者帶的金壺里的墨汁用光了,二人竟掏出尖刀,照著心口猛刺幾下,鮮血涌出,以血代墨。蠟燭油燈用光了,二人就鑿開頭顱,取腦漿做膏,點燈照亮。 ![]() 就在這種精神支撐之下,二人配合老子完成了煌煌十萬言《道德真經(jīng)》。書倒是寫完了,二人鮮血流盡腦漿干涸,卻還若無其事的樣子。 老子有些不忍,道:“要不,我去燉點鴨血豬腦湯給二位補補?” 二人笑道:“不用了!我們沒事! 說罷,二人從懷里掏出一個玉管,傾倒出一些丹藥的粉末,涂遍周身,不一會兒,身上的傷口全都不見了,二人再度紅光滿面氣定神閑,告辭而去。 老子仔細審校書稿,嘆道:“神人雖是神人,可惜寫書廢話太多!”于是,老子大筆一揮刪繁就簡,十萬字刪得就剩下五千字才滿意。 ![]() 老子愛不釋手地反復翻看僅剩下五千字的《道德經(jīng)》,拈須微笑:“這樣才靠譜嘛!五千字剛剛好,這下,誰都看不懂了!哈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本故事絕無諷刺老子的意思!如有誤會實屬巧合! 這可不是小編瞎編的,是王嘉的《拾遺記》中記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