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常用知識,終于找齊了,有這篇文章,小伙伴們從此不用再四處搜索了,建議收藏。 書畫式樣(扇面) 一、書畫常用式樣名稱 條幅:一張長宣紙全開或對開(半折),為條幅。 楹聯:兩張對開條幅,分別書寫上下聯,也稱對聯或對子。 中堂:將紙全開或比全開稍小,單獨或掛于楹聯之間為中堂。 斗方:將宣紙裁成八開左右大小(約1尺見方)稱斗方。 匾額:又稱橫披,條幅橫書裝框或刻于木板懸掛于壁上。 條屏:以中堂、條幅等尺寸的料紙,寫成一組作品,為條屏。 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紈扇與折扇,亦可裝裱。 冊頁:將小幅作品裝裱,合成冊,以便翻閱,故名冊頁。 手卷:亦成橫軸,不便懸掛,只適合在書桌上舒展,看后收起。 書畫式樣(中堂) 二、落款與鈐印的講究 落款內容為作者姓名(包括字、號)、時間、書寫內容甚至包括書寫地點、環(huán)境或氣候等。 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為下款,作品贈送對象為上款,上款一般不寫姓只寫名字,以示親切,如果是單名,姓名同寫。在姓名下還要寫上稱謂,一般稱“同志”、“先生”,再下面寫“正之”、“正書”、“指正”或“囑書”、“囑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寫在書作右上方或正文結束以后,但上款必須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與正文齊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 落款要豎寫,可寫兩行,也可一行只寫作者姓名(稱窮款)。 書畫式樣(條屏) 鈐印,就是蓋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兩種,朱文印又稱陽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紙上字是紅色的;白文印又稱陰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紙上字是白色的。從印章的內容來分,又有姓名印、齋號印及閑章。 一般在落款人名后蓋一姓名印,若嫌空還可再加蓋一齋號印,不可連蓋兩方同一內容的姓名印??缮w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為了使書作上下前后呼應,往往在書作右上方再蓋一起首印,又稱引首印。 蓋印的忌諱: 上落款不能蓋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 國畫直幅落款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閑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閑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閑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閑章就不需蓋了。 長方形,圓形,長圓形閑章,不可蓋在方形壓角閑章的位置。 方形閑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 國畫直幅落款,末行末字,與其它行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蓋二?。悍叫?,圓形,不可同蓋,同形印可匹配;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樣大小可匹配;一長方形,一橢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上陽文,下陰文,不可匹配,上陰下陽可匹配;上陽文,下陽文,不可匹配,上陰下陽可匹配;上陰文,下陰文,不可匹配,上陰下陽可匹配。印章下方,不能再題字。 已經落款蓋印字畫,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贈人,那就失敬了。 花頭,鳥尾,樹枝,山頂上,不能落款蓋印,這是畫家最起碼的常識。 匠人或機器刻的印章,最好不要用在書畫上,盡量用藝術家篆刻的印章,以石章最佳。 普通印泥,不適用書畫,要用八寶印泥。 蓋印距離不可太遠太近,相隔一個印距離最好。 畫上盡量不要寫打油詩,容易被人取笑,弄巧成拙,貶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人家很忌諱。 壓角閑章,不可太小,要適中。 壓角閑章,不可蓋二方以上,一方即可,印與紙邊距離約1.5厘米最好。 姓名印,不可連蓋3印以上,應蓋2印,或1印。 上下左右,不要任意蓋印,蓋多不如蓋少,印章印泥不佳,不如不蓋。 蓋印,不能東倒西歪。 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小長形章,其馀不可蓋,如統(tǒng)統(tǒng)蓋上,格調就破壞了。 書畫式樣(條幅) 三、常用落款用詞 1、稱謂 長輩:吾師、學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學兄(弟)、學友、方家、先生、小姐; 關系較親密: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2、上款客套語或敬詞 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雅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賞、清正、鑒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鑒、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講正、察正、請正、兩正、就正、即正、指正、鑒之、正之、哂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屬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3、下款客套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漫筆、戲書、節(jié)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繪畫題款用:敬、敬贈、畫祝、寫祝、寫奉、頓首、題、并題、題識、題句、敬識、記、題記、謹記、并題、跋、題跋、拜觀、錄、并錄、贊、自贊、題贊、自嘲、手筆、隨筆、戲墨、漫涂、率題、畫、寫、謹寫、敬寫、仿。 篆刻邊款用:刻作、記、制、治石、篆刻。 書法式樣(斗方) 四、落款時間(農歷)雅稱 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陽、端春、孟陬、春陽、首陽、肇春; 二月:仲春、仲陽、仲鐘; 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蠶月; 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維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極暑、且月; 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蘭月、涼月、相月; 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壯月; 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詠月、玄月、窮秋; 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陽月、坤月、吉月、良月; 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暢月; 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窮冬、嚴冬、嚴月、嘉平月、臘月、除月。 書畫式樣(手卷) 五、書畫常用規(guī)格尺寸 1、三尺宣紙(100×55厘米) 三尺全開:100×55(標準三尺) 大三尺:100×70(三尺長度,寬度二尺) 三尺加長:136×50 三尺橫批:100×55(標準三尺) 三尺單條(立軸):100×27(長度三尺,寬度對折) 三尺對聯:100×27(長度三尺,寬度對折) 三尺斗方:50×55(寬度不變,長度對折) 2、四尺宣紙(138×69厘米) 四尺全開:138×69(標準四尺) 四尺橫批:138×69(標準四尺) 四尺立軸:138×34(長度不變,寬度對折) 四尺對聯:138×34(長度不變,寬度對折) 四尺斗方:69×68(長度對折,寬度不變) 四尺三開:69×46(長度1/3,寬度不變) 四尺六開:46×34(長度1/3,寬度1/2) 四尺四開:69×34(長度1/2,寬度1/2) 四尺八開:35×34(長度1/4,寬度1/2) 3、五尺宣紙(153×84厘米) 五尺全開:153×84(標準五尺) 五尺橫批:153×84(標準五尺) 五尺單條:153×42(長度不變,寬度對折) 五尺對聯:153×42(長度不變,寬度對折) 五尺斗方:77×84(長度對折,寬度不變) 4、六尺宣紙(180×97厘米) 六尺全開:180×97(標準六尺) 六尺三開:60×97(長度1/3,寬度不變) 六尺對聯:180×49(長度不變,寬度對折) 六尺斗方:90×97(長度對折,寬度不變) 5、七尺宣紙(238×129厘米) 七尺全開:238×129(標準七尺) 6、八尺宣紙(248×129厘米) 八尺全開:248×129(標準八尺) 八尺屏:234×53 八尺斗方:124×124 7、一丈二尺宣紙(367×144厘米) 一丈二尺:367×144(標準丈二) 大一丈二斗方:180×142 小一丈二:360×96 8、一丈六尺宣紙(503×193厘米) 一丈六尺:503×193(標準丈六) 9、一丈八尺宣紙(600×248厘米) 一丈八尺:600×248 (標準丈八) 書畫式樣(冊頁) 各路大神,感覺不全面的,可以留言補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