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渴組合拳 大家知道,沙漠極為干燥,水源匱乏,要想順利穿過沙漠,必須備有足夠量的水,還得耐得住饑渴。駱駝就有一套絕妙的耐渴組合拳。一是駱駝具有儲水的法寶。駱駝的胃里生有許多瓶子裝的小泡泡,稱為水浮,這便是駱駝的“儲水器”,駱駝的飲水速度比較快,而且飲水量比較大,例如,一頭雙峰駝能夠在 10分鐘之內(nèi)喝下去114升水,這些喝下的水會儲存在“儲水器”里。這樣即便是駱駝幾天不喝水,也不會威脅到生命?;蛟S你會問,駱駝要么不喝水,要么就暴飲一番,它的紅細胞能受得了嗎?放心,駱駝的紅細胞已經(jīng)適應了這種極端的變化,即便在血液含水量極度變化的情況下,也不會破裂死亡。二是駱駝的節(jié)水法寶。駱駝的節(jié)水法寶非常厲害,它們有構(gòu)造特別異常的鼻孔,鼻孔內(nèi)生有許多彎曲微小的氣道,當駱駝大量消耗水分時,這些氣道的分泌物便會自動變得干燥并形成一層硬膜,這使得駱駝連空氣中的水分都不會放過。在呼氣時,硬膜就像冷凝器,將來自肺內(nèi)的水分凝留住,吸氣時,這些凝留的水分又被送回到肺部,如此便會有效防止體內(nèi)水分的散失,使體內(nèi)的水循環(huán)不已;到了夜間,空氣中的水分增加,濕度加大,駱駝的鼻孔又能從空氣中冷凝出水,并隨吸氣送入體內(nèi)。更為有趣的是,為了節(jié)約用水,駱駝身上僅有很少的汗腺,這使得它們幾乎不會出汗。駱駝還具有一個強力而明智的腎,它能防止尿液中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就連駱駝的糞便都比其他哺乳動物的干燥。這樣,即便在不飲水的情況下,駱駝也能在炎熱、干旱的沙漠地區(qū)活動、生存3個星期的時間。 能量儲備庫 駱駝都有一個或者兩個高聳的駝峰,這是駱駝獨有的法寶。有足夠量的食物時,駱駝便在駝峰里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許多營養(yǎng),食物短缺時,駱駝便把儲存的營養(yǎng)釋放出來供應全身的需要。因此在出發(fā)前,駱駝需要吃很多食物,以便在駝峰里儲存足夠多的營養(yǎng)營,進入沙漠后,一旦缺水缺糧,就全靠駝峰里的這些東西啦。 沙漠中的單峰駝 駝峰里的脂肪不僅是駱駝長途跋涉中的營養(yǎng)來源,而且在脂肪氧化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代謝水也可以供駱駝生命活動的需要。有人認為駝峰是一個“儲水袋”,里面儲存的是“固態(tài)水”,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經(jīng)對駝峰的解剖證實,駝峰中的儲存物是沉積的脂肪,脂肪在氧化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代謝水。根據(jù)測定結(jié)果,1g脂肪氧化后可產(chǎn)生1.1g的代謝水,一個重量為45kg的駝峰可產(chǎn)生50kg的代謝水。但在脂肪氧化的過程中,需要肺部不斷地吸入氧氣,而產(chǎn)生的這些代謝水的數(shù)量與攝入氧氣時肺部的失水數(shù)量基本上持平的。因此說,駱峰僅僅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儲備庫,根本就不是固態(tài)水儲存器,它是駱駝在沙漠中長途跋涉中能量消耗的物質(zhì)保障,在不進食的情況下,駱駝靠著駝峰里儲存的能量,可生存一個月之久。 沙漠中的雙峰駝 另外,在沙漠中有植被中最粗糙的部分植物,例如其他動物不吃的多刺植物、灌木枝葉、干草等植物,而駱駝卻能以它們?yōu)樯?。當然,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食物,駱駝會更樂意取食?/span> 駱駝應對風沙的法寶 駱駝在烈日下行走在沙漠中 沙漠里風沙大,沙地松軟,冬夏溫差大,駱駝也有應對的法寶。駱駝有雙重眼瞼,睫毛又長又濃密, 可以防止風沙吹入眼內(nèi);駱駝的鼻子長有兩個蓋子狀的肉塊,當遭遇風沙襲擊時,駱駝就它們把鼻孔蓋上,以風沙進入肺部;駱駝的耳朵又圓又小,耳孔還長滿了耳毛,可防風沙進入耳朵。駱駝的腳下有一塊又軟又厚的肉墊子,腳掌寬大扁平,這使得駱駝能夠在松軟的沙地上行走自如,不僅不會陷入沙中,還能耐住滾燙的沙粒。駱駝的胸部和膝蓋也生有肉墊,在熱沙地上趴下休息前,它用前腿和后腿將表面的熱沙分別向前和往后推開,然后用肉墊子著地。肉墊不僅可以隔熱,還可以使駱駝在它與地面之間有一定的空隙,便于通風和散熱。駱駝的皮毛非常有利于保持其四季的體溫,春季駱駝身上的粗毛會脫落,把身體幾乎都裸露出來,這有利于在沙漠高溫情況下降低自身的溫度;到了冬季,它身上又會生長出厚實蓬松的粗毛,這有利于駱駝抵御沙漠地帶的嚴寒。駱駝對沙漠里的氣候非常熟悉和敏感,在大風即將襲來時,它便會跪下,這就提醒隨行的人預先做好防風沙的準備。駱駝的視覺與嗅覺均非常敏銳,這些均有助于駱駝應對沙漠中的不利環(huán)境。 作者:原理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