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自律的人生有多開掛!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 如果我能在20歲的時候,堅持某項運動,那么,我一定不會像現(xiàn)在一樣身材走形!我一定會更加健康有魅力!如果我能夠從小堅持練習(xí)一樣樂器,那么我的人生,或許還可以有另外一種選擇!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會有這樣的感慨吧。 好漢不提當年勇,過去的事咱就不說了,那么以后的時日呢?任由日子一天天逝去,奔三奔四奔五,一輩子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嗎?反正我不甘心,你呢?你可能會說,年紀一大把了,還能夠有所作為嗎?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是的!還可以!只要你,能夠做到自律!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怎樣做才能夠堅持自律呢? 首先,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王陽明。)也就是要有定義明確的目標。目標需要具體,可量化,可執(zhí)行,有時限。 年齡越小的人,立下志向踐行之后,更有時間優(yōu)勢獲得成功,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年紀大的人,歷經(jīng)世事之后,更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以更加自由和純粹的follow your heart,去做真正想做的事!并且因為迸發(fā)出來的激情,時間的緊迫感,和生活技能的積累而取得出人意料的杰出成就。 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xù)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一萬小時定律”。 要成為某個領(lǐng)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為一個領(lǐng)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這就是一萬小時定律。 怎么樣?只要你想做成某件事情,只要付出持續(xù)不斷的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 第二,省察克治(出自王陽明《傳習(xí)錄》陸澄錄)所謂“省察”,就是通過反省檢查以發(fā)現(xiàn)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為中的不良傾向、壞的念頭、毛病和習(xí)慣;所謂“克治”,就是克服和整治,去掉所發(fā)現(xiàn)的那些不良傾向,壞的念頭、毛病和習(xí)慣。 美國的心理學(xué)教授是安德斯·艾利克森所著的《刻意練習(xí)》里也提出相似的觀點,并且指出了一萬小時定律的不嚴謹之處!想要成為某個領(lǐng)域的專家,不只是一萬小時這么簡單,必須經(jīng)過刻意的練習(xí)。 (而且練習(xí)不同的技能所需要的時間,也不一定是一萬小時,有的甚至幾百個小時就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績,有的可能要超過一萬個小時) 不然同樣是練習(xí)樂器,為什么有的人就能夠成為音樂家,有的人只不過是演奏者?我們都上班甚至10年、20年了,為什么還是沒有成為專家呢?練習(xí)必須是刻意的,無目的地的練習(xí)只是反復(fù)地做某事而己,不會有什么進步。 那么如何做到刻意練習(xí)呢?書中提出了3F原則:Focus(專注)、Feedbac(反饋)、Fix it(修正)。首先要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事情,保持正念;其次,最好能找一名導(dǎo)師,指出自己的不足;第三,試著找出不同的方法來提高,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你看,外國人用一本書所說的方法,我們的老祖先在500多年前,用一個詞就秒殺了! 第三,創(chuàng)造儀式感。創(chuàng)造儀式感但目的是用形式來促進內(nèi)容,也就是用他律來促進自律。 《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人的原罪就是懶惰!人本能的會趨向舒適和懶惰,這是熵增定律。我們要做到自律,那就是要逆熵,想辦法克服懶惰。 王陽明在《書中天閣勉諸生》一文中也提出大家做學(xué)問,要隔五、六日一聚,誘掖獎勸,砥礪切磋,如若離群索居,自然會懈怠下來。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創(chuàng)造儀式感呢?首先,我們想做成某件事情,可以鄭重其事地向家人宣布,請家人予以幫助支持和監(jiān)督,弄的正式一點,如果想犯懶的話自己也會不好意思。 我們還可以在達到一定的目標后,給自己一些獎勵,作為堅持下去的動力。 另外我們還可以參加一些社團組織,看到別人做的那么好,也會作為激勵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自律,擁有了控制人生的力量,進步帶給我們的愉悅感將難以言喻! 你想體驗嗎?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