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不敢聽一首歌。直到某天在微博上無意點開一個視頻,熟悉的前奏一響起,就扛不住了——15歲時看過的這部日劇的所有回憶鋪天蓋地砸來。 視頻如下:如果你也曾經(jīng)是《東愛》迷,我勸你別點開。
這是2010年音樂人小田和正的圣誕音樂節(jié)目的現(xiàn)場演出,陣容堪稱豪華 ——松隆子為他唱合音(又是一個裝載我們滿滿回憶的日劇女神)。 你能相信這個依然有著清亮嗓音的男人,已經(jīng)71歲了嗎? 這首歌叫什么呢?就是那首沒人能夠忘記的《突如其來的愛情》。 當(dāng)年如我在內(nèi)的很多小屁孩一句日語不會,卻能用拼音一字不差地把主題歌背下。
1991年,《東京愛情故事》在日本首播,隨后席卷亞洲,成為日劇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1995年,上海電視臺播出配音版《東京愛情故事》,成為了刻在70、80后記憶里的一部經(jīng)典。 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如此真誠、細(xì)膩地探討了愛情關(guān)系。雖然只有短短的11集,卻能持久而深刻地引起人們的共鳴。 01
《東京愛情故事》當(dāng)時有多火?
《東愛》在富士電視臺周一晚九點播出,這一時段播出的電視劇簡稱“月九”。 《東愛》播出期,全日本的白領(lǐng)女性下班后便回家追劇,萬人空巷,簡稱“月九不出門”。 2010年,日本媒體舉行“最想重溫的月九劇BEST10票選”,《東愛》一舉奪魁。 該劇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4。 百度的“東京愛情故事”貼吧里,至今還有近15萬的帖子。
1995年該劇在上海首播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在追看,放現(xiàn)在妥妥是點擊量過億的“流量大劇”。
每年都有網(wǎng)友親自跑到東京,把電視劇里的場景故地重游: 莉香和完治工作過的大樓、表白時的天橋、分手時的車站,統(tǒng)統(tǒng)成為了世界各地“東愛迷”的朝圣景點。
聽了那首主題歌,順手查了一下《東愛》的資料,把自己嚇了個半死:
原來,這部幾乎等同于我們青春的一部日劇,已經(jīng)27歲了。 當(dāng)年扮演赤名莉香的演員鈴木保奈美,已經(jīng)52歲了。 至今仍然記得,每一集電視劇的片頭的每一幀畫面: 東京的繁華,都市的節(jié)奏,充滿朝氣的年輕人的臉,那個年代的風(fēng)衣時尚; 尤其那個笑容起來有彎彎月牙眼睛的赤名莉香,更是讓人難以忘懷。 27年過去,《東京愛情故事》,依然閃閃發(fā)亮。沒有一句油膩的臺詞,沒有一處多余的情節(jié)。 你去看,網(wǎng)上多的是看了10遍、20遍、40遍的劇迷,沒有一個不是說,天哪,時隔二十多年,本以為自己會受不了那個年代的審美,卻依然在半夜對著屏幕哭到崩潰。 因為你本以為這部劇講的是愛情,其實它講的是人生。
因為這部劇短小精悍,卻有深邃的愛情和人生觀。 它講出了世間男女,在愛情里的掙扎,在世俗里的磨練,在奮不顧身的勇敢之后,依然生活下去的故事。
不經(jīng)歷過一些人生的悲歡,不吃點苦頭,你是看不懂這部劇的。
02
先來說說莉香。
所有忘不了《東愛》的人,首先放不下的是莉香。
赤名莉香啊,她這么明媚又勇敢,這么坦誠又自信,這么熱情而毫無保留,這么倔強而讓人心疼。 多年來,我時不時會想起莉香這個名字,這個獨一無二的奇女子,這個似真如夢的存在,這個也許真的有,又也許只會活在我們心底的文學(xué)形象。
非要去找,金庸小說里的黃蓉和趙敏、《挪威的森林》中的綠子、《大話西游》里的紫霞……都隱約有赤名莉香的影子。
但赤名莉香為什么總讓人念念不忘? 知乎上的高贊回答說:
“她什么都懂,卻還那么天真?!?/span>
“見到她的笑容就足夠了。如此美麗如此動人?!?/span>有人Po了一張莉香所有笑臉的拼圖。
“喜歡她認(rèn)真愛一個人時候的專注,喜歡她不計付出,不留后路的真情,我想這世界上像她一樣美好純潔的女孩子不多了吧?!?/span>
和菜頭說過:
可這么完美的莉香,為何最后得不到幸福?為什么完治選擇了里美?
追劇時,每次在永尾完治猶疑的時候,彈幕里都有網(wǎng)友大罵:
順帶踩上女二關(guān)口里美一腳:
特別正常。據(jù)說此劇當(dāng)年在日本播出時,粉絲曾經(jīng)揚言: 要是完治最后不和莉香在一起,就放火燒了電視臺! 年輕的我也同樣如此。每每看到莉香一遍遍呼喚著完治的名字,一次次忍著委屈,努力綻放笑容時,也為莉香不值,也恨完治的懦弱,也討厭里美的心機。
可再過20多年重溫此劇,突然理解了完治的選擇,突然更懂得了莉香的笑容與悲傷。
03
也許是因為,莉香的愛太沉重了。
就像原著里說的那樣:
有一種愛情是“赤名莉香”模式,用盡全力去付出,并引以為傲。 這種愛通常發(fā)生在高自尊、高智商的女子身上。遇見喜歡的男子,毫不矜持,大聲告白,一句“我們做愛吧”,引起當(dāng)時全亞洲保守觀念的震動。 但她們又如此善于掩飾自己的脆弱: 永遠(yuǎn)保持燦爛的笑容,永遠(yuǎn)善解人意,無論自己喜歡的完治心里是不是還有別人,她都默默給與支持,從不把自己看作柔弱的一方。 而這也恰恰是她最大的軟肋,全劇里,唯一讓觀眾感覺她終于放下緊繃輕松自在的一刻,竟然是莉香最后和完治分手后在火車上痛哭的那一刻。
莉香啊,為何你不能揪住完治的衣角,為何你不能對他哭一哭,為何你不能像里美那樣,緊緊抓住不讓他走呢? 在愛情中,她說她只會這一種方式去愛人,她愛得深重,她過于自我,要強,但莉香說:
又也許,莉香和完治的成長速度不匹配。 莉香在國外長大,開朗奔放,地道的都市女孩,完治是從小城市來到大都市的普通人,無論在心智的成熟度、人格的完整度及事業(yè)的高度上,都無法跟當(dāng)時的莉香匹配。
所以那時候的完治負(fù)擔(dān)不起莉香的愛情。 里美依賴一個人會抱著他哭,莉香依賴一個人則只會燦爛地笑。 完治只是一個普通男人,要在女戰(zhàn)士赤名莉香和柔弱的關(guān)口里美二者之間選擇,結(jié)局一開始就是注定的。 所以有人說,三年后的完治和莉香也許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因為真正讓完治成長的女人,不是里美,而是莉香。
然而戀愛這種事,并不是全心全意對待對方就可以了。戀愛是有許多事情需要學(xué)習(xí)的:
這都不是簡單一句“我有真心”就能解決的。
就像《東愛》里已經(jīng)有句臺詞說的:
知道莉香的愛太有壓迫感,知道莉香違背了男女之愛的規(guī)律。 那我們又為什么依舊為莉香心痛呢? 這里面,有我們自己戀愛命運里的折射。 到這把歲數(shù),多多少少,負(fù)了人,也被人負(fù),回首再望,莉香的那張燦爛笑臉,難道不是我們的初心?難道不是我們心底最寶貴的那塊真情?
這里面,可能也有自慚形穢。 其實大部分人所謂對莉香的“喜歡”,在真正的莉香面前,只是葉公好龍罷了。
絕大多數(shù)人,只有愛關(guān)口里美的能量。 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男女,嘴上說著喜歡莉香們,最終都會選擇里美們。 就像大多數(shù)富商會選拜金女而不選文藝女青年一樣,因為給錢比給愛容易。
因為永尾完治才是我們中間的每一位啊。 他怎么會不愛莉香呢?總是微笑著叫著“丸子”的莉香,總是能干出色的莉香,總是深情對他的莉香,誰會不動容? 可他又這么地怕莉香,這么地自卑和怯弱。 一個鄉(xiāng)下人,一個靦腆少年,面對莉香,就像面對東京這個充滿活力又充滿未知的大都市一樣,內(nèi)心深處都是不安全感。 面對里美,他就自如多了。 里美的世界他熟悉,里美的情緒他能掌控,他在那里得到了撫慰,得到了確定。 于是,在愛情和安全感之間,完治選擇了安全感,就像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 尤其是成年之后,站在這個真實的世界中,你才發(fā)現(xiàn): 安全感才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啊。 從這個意義上說,《東愛》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就因為它贊美了愛的勇敢,也寬容了愛的膽怯。它足夠復(fù)雜,也表達出了人的復(fù)雜性。 無論是莉香、完治、里美、三上,沒有一個人是壞的,每個人都在做出適合自己人生的選擇罷了。 完治在原著里有句內(nèi)心獨白:
是莉香教會了他什么是愛情,但和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在終于懂得了愛情是什么以后,也永永遠(yuǎn)遠(yuǎn)地失去了莉香。 一部《東京愛情故事》,也可以是北京愛情故事、上海愛情故事、重慶愛情故事。它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人的青春: 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邂逅了那個特定的人。 我們在為莉香和完治沒有在一起所哭,也是在為自己那段如今看來無悔的青春而嘆息。
今年,赤名莉香扮演者鈴木保奈美同學(xué)52歲了。 27年前,她出演《東愛》時25歲,用最好的年華奉賢給了我們一幕經(jīng)典的劇集; 27年后,我們依然平凡地活著,但是赤名莉香永遠(yuǎn)縈繞在我們心頭。
最后引用知乎的一個問題答案來結(jié)尾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