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2篇文章分享了《家長速速收藏:2018小升初時間表及各階段關鍵目標節(jié)點及注意事項》及《小升初家長必讀:2018小升初政策及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上5篇)》,今天分享下5篇的內容。
在《上5篇》里,咱們分享了奧數、特長、升學講座、盲考、簡歷(附模版)共5項內容。這次的《下5篇》,和大家分享余下的5項內容:海投、面試、小招生、選擇、民辦。希望能給家長朋友們帶來幫助。如果喜歡就請關注我吧~ 6 海投簡歷做好了,就要發(fā)出去。往哪發(fā)呢?摸不著門還真發(fā)不出去。是這樣子的,在網上找到你想上的中學官網,官網里有學校地址電話,運氣好還能找到歷年的招生政策。至于今年的招生政策不管學校是否已公布,(公辦學校到最后都不會公布招生政策,因為他們都在等“通知”),拿著簡歷就去。到學校也不用找什么招生辦,因為他們根本不接待,那找誰?找門衛(wèi)。別小看門衛(wèi),因為門衛(wèi)就相當于招生辦。公立學校表面上都嚴格按國家規(guī)定執(zhí)行“電腦派位、就近入學”,不存在擇優(yōu)一說。而事實上呢?前面已講過,事實上學校尋好生源的心情比家長進好學校還切,所以他們也要想盡一切辦法獲得好學生信息,于是早早把門衛(wèi)處設成“虛擬招生辦”:接待家長、接收簡歷、介紹學校、公布學校開放日等。接到簡歷后門衛(wèi)會定期往學校招生處送,這樣你的簡歷就到了招生老師的手里,他們看了簡歷就會通知你來考試或者面試。 為了測試海投簡歷的效果,我當時在簡歷上專門留了另一個手機號碼,只要打這個號碼通知面試或考試的就知道是海投簡歷的;而打另一個號碼通知的,即是學校委托培訓機構組織的盲考/面試。最后發(fā)現,我投過簡歷的全部學校都通知我們去考試/面試了。這說明海投簡歷的效果是很明顯的。 7 面試通過簡歷獲得“船票”——面試機會才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考試(但往往到這個階段不再考了,因為各學校通過盲考已經獲得學生的成績),第三步是面試。升學面試不僅面孩子,還面大人。我去年陪著孩子被面了好幾回。通常做法是先面小孩,之后讓大人進來一塊面。我從他們設計的面試題中大體分析,小升初面試主要面這些內容:1、簡短自我介紹,有的學校要求中英文;2、怎么了解到這家學校的?3、對這家學校的評價怎么樣?為什么要報考這家學校?4、小學時當過什么班干部、得過什么獎、有沒有特長?5、小時候得沒得過什么???做沒做過手術?對什么過敏?6、家里幾口人?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對父母怎么評價? 這些問題,大多先單獨問小孩,等家長進去后,再讓小孩當著家長面評價評價家長,而家長盡量多聽少說,尤其不要搶答面試官問孩子的問題,這樣會讓面試老師覺得孩子沒主見。答案怎么樣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回答過程中孩子的應變能力、表達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和自信心怎么樣,父母如搶答會讓孩子丟分。而至于為什么面試時要見父母,我的理解是“看看父母的第一印象”怎么樣,這就有點像工作面試,前8秒決定第一印象。 8 寄宿“小招生”跨區(qū)入學政策很緊,要實現跨區(qū)很難,但跨片入學是比較容易的,也是合規(guī)的。跨片入學的意思是在同一個區(qū)內按非電腦派位入學。也就是說跨片可以實現同一行政區(qū)內擇選錄取,俗稱“小招生”。大約今年5月份前后,女兒拿回小學發(fā)的幾個表格,其中一個就是“寄宿志愿申請表”(大意如此),表格填寫好交回小學,所申請中學就會通知面試了。面試通過你就可以不參加電腦派位,而是被提前錄取,以“寄宿生”的名義進去。至于進去后是寄宿還是走讀,這除了你爸媽,其他人并不關心。 回想起來,我發(fā)現只要是我們填了申請志愿的中學,最后都通知面試了,而且面試全部通過,我們“權力大反轉”,由一開始“被動擇校”到“主動選擇”。這點說明學校為搶生源競爭很激烈。如果孩子本身學習不算差,父母一定要“廣撒網”,讓更多的好學校能拿到你孩子的簡歷,這樣你就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了。 9 學校選擇當真把選擇權交給你,這個選擇還真不好做。當時我們在那么多學校里選一所也是頗費腦筋,大人小孩齊出動,我們到處打聽熟人,上各學校貼吧看貼子,一直定不下來。直到有一名經歷過小升初的家長告訴我們:“選中學別看那些花里胡哨的介紹,看中考成績排名?!边@句話在當時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后來我們遵循這個原則,果斷選擇了所上的中學。事后來看,我們的選擇沒有錯。 10 民辦最后講講民辦學校。因為不少人問過我們?yōu)槭裁唇o女兒選了所民辦中學。多花錢不說(九年教育是義務的,上公立中學基本不用花錢,上民辦一年學費就要幾萬到十幾萬);還商業(yè)味濃,風險性大。持這種觀點的家長不在少數。我第一次聽培訓機構做民辦學校介紹時,很多家長也是“切,民辦我們不考慮”。經歷過小升初后,我才知道持這種觀點的家長,說明你對現在的民辦學校不夠了解。外地怎么樣我不敢說,北京排名前十的民辦中學,像人大附中分校、師達中學、北達資源、建華實驗學校、海淀外國語實驗、理工附中分校都是非常好的民辦學校。拿師達中學舉例,師達中學2014年中考總平均分為523.96,位列海淀區(qū)前列;實驗班總平均分更是高達545.95(含體育),為海淀區(qū)最高分。所以說,有條件的家庭,選擇民辦學校絕對能在學習成績上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
關注我,獲取更多干貨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