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瓷,可謂是中國古代陶瓷史上一朵迷人的奇葩,它是遼代在繼承唐朝的傳統(tǒng)技術,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區(qū)的新工藝的基礎上又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一種獨具特色的陶瓷。其白山黑水般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游牧民族特點,體現了古代契丹族勇猛、剛烈、剽悍的部族氣質。遼瓷與沈陽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它不僅在沈陽發(fā)現并命名,而且在當年,沈陽地區(qū)也大量生產遼瓷。 農民偶然挖到遼瓷文物 紛紛貢獻出來 在契丹人的祖居之地——遼河源頭老哈河 ( 土河 ) 流域,近些年來,零散地出土過許多精美的遼瓷,這些瓷器當年都是披發(fā)左衽的契丹人在這片土地上簡樸生活的普通擁有。千百年后被農人在民間偶然遇到并挖掘。 當上世紀八十年代文保部門進行文物普查時,到老哈河流域各個小村征集文物,人們紛紛把這些寶貝拿了出來。有杯盤碗盞、碟盆盂盒、壺瓶壇罐等。不管是裝酒,盛水,儲存馬奶和牛乳,還是用作餐飲,那些茶、綠、黃、褐、青、白和三彩等器形紋飾繁雜、顏色用途不一的瓷器。 花鳥魚蟲 均能寫實彩繪在陶瓷作品上 遼代工匠崇尚寫實與表意兼具的風格,他們把卷草、梅花、牡丹、菊花、蓮花、鳥、魚等,通過刻、印、劃、彩繪等多種手法在陶瓷上藝術上表現出來。對自然生命的敬畏和深情,是遼瓷的特色。在一本叫做《古瓷探妙》的書上,還有一幅人物漫畫是畫在一件遼代瓷罐上的:兩只小腳支撐著一個沒有上肢的皮球般圓圓的身子,皮球上扣一個似在擺動的紗帽翅,筆法簡括,風格詼諧,顯得十分時尚現代,讓人忍俊不禁,與今人漫畫可謂異曲同工。 精美遼瓷文物 件件濃縮的是精華 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出土過多件遼瓷文物,其做工精良,彩繪細膩,件件堪稱是精品。 ![]() ![]() ![]() ![]() 沈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 唐心萌 原網頁已經由 ZAKER 轉碼以便在移動設備上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