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才能創(chuàng)造生活的幸福氛圍,讓生活溫暖,祥和,從容?有個詞叫幽默,活出生活的幽默以對,讓生活更悠閑、恬淡和自在。怎么樣打造生活的幸福氛圍,活出生活的良好推動,活出生活的良好陪伴,活出生活的良好見證和良好行為?有四個詞,一是布施,二是愛語,三是同事,四是利行。 一要布施。要做一個幸福的人,首先要做一個能布施的人,有足夠的力量去提升這社會的溫度,有足夠的力量去承擔這社會的義務(wù)。我們只需要付出一份認同、融入、參與和陪伴。用一種布施的心態(tài),傳遞生活的信心,傳達對生活的一種大無畏,要學會布施。布施一句良言,布施一句寬慰,布施一句祝福,布施一句早安和晚安,要布施。 二要愛語。愛語并不是去許愿和承諾,而是傳遞一種關(guān)懷,傳遞一種信心,傳遞一種力量,傳遞一種對社會的善待,傳遞對自己對別人美好未來的盡力而為、努力恭維。這個恭維不是那種無原則的說好話,而是提供信心,提供能量,提供動力,提供活力,是生命之間的一種關(guān)懷。 三是同事。我們來到這世界上,沒有誰是孤單或孤獨的,需要溝通好和別人的關(guān)系,也需要溝通好自己和這時代、和這個社會、和別人的良好互動。有句話說,攥起來的拳頭,勝過伸開手的五指,力量是一種凝聚,生活是一種凝聚,希望和所有的美好都需要合作,都需要共同去面對,共同去承擔。 一個人上路是漂泊,一起出發(fā)才叫景色萬千,打造一個幸福的氛圍,不管是在單位還是在家里,在人海茫茫里,在這所有的萍水相逢里。 四是利行。生活并不是你所要的收獲才是收獲,你所要的結(jié)果才是結(jié)果,你所要的未來才是未來。對他人有利益嗎,對他人有幫助嗎,對他人有啟發(fā)嗎?一起出發(fā),怎么才能收獲一個自我的圓滿,在于利行。能夠更多的考慮到別人的存在,別人的感受,別人的思考,別人的那種承擔,別人活得好,才能證明這個社會的溫暖指數(shù),才能證明你生活的幸福指數(shù);才能證明你這個人做人的人品和高度。 誰都不是一個人孤單的上路, 人生不是一個人孤獨的去面對這生活,而是去尋找一種風雨同舟,同愿同心的共同出發(fā)。 走在生活這條路上,有禮有節(jié),彬彬有禮,內(nèi)心有高度,生活有風度,生活是一種彼此的溫暖關(guān)懷,是傳遞生命的大無畏,傳遞生命的真光明,傳遞生命的真關(guān)懷,傳遞生活的真智慧。 |
|
來自: 吳工圖書館 > 《國學佛語修行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