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 鼻炎是五官科常見疾病,包括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急性鼻炎是因鼻腔黏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癥導致,若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就會導致慢性鼻炎的發(fā)生,慢性鼻炎又分為單純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和萎縮性鼻炎三種。本病相當于中醫(yī)的鼻淵,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流涕、鼻塞、嗅覺減退、鼻咽干燥、頭部脹痛及頭暈等。 合谷+迎香+印堂 本穴組治療本病療效較為滿意,急性鼻炎作用快,慢性鼻炎因病因及疾病性質(zhì)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 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诙乒菢飩?cè)的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迎香穴 取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印堂穴 取穴:位于人體額部,在兩眉頭的中間。 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之原穴,手陽明夾鼻而行,原穴多氣多血,故用本穴能宣肺清熱,通利鼻竅,自古有“面口合谷收”之經(jīng)典運用,故合谷善治頭面諸疾;迎香為手足陽明經(jīng)之交會穴,位于鼻旁,能宣通肺氣,散風清熱,通利鼻竅,主治一切鼻病,是歷代所用之效驗,早在《玉龍歌》中就有載:“不聞香臭從何治,迎香兩穴可堪攻,先補后瀉分明效,一針未出氣先通?!?span>印堂穴處于鼻根之上,是督脈之穴,根據(jù)“局部穴位治療局部的疾病”及“經(jīng)脈所過,主治所及”的理論,故可以取用,并且本穴也是治療鼻疾之特效穴。諸穴合用,有珠聯(lián)璧合,相互協(xié)調(diào),相互為用的功效,是治療鼻疾最基本的有效組合處方。 操作方法合谷常規(guī)刺,雙側(cè)取穴; 迎香以35°~40°角向上斜刺0.5~1寸; 印堂向鼻根方向刺1寸深。 均施以捻轉(zhuǎn)瀉法,留針30分鐘,隔日或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臨床應用本組合穴中各穴均是治療鼻疾最常用的穴位,故本組穴是常用的基礎處方,可用于各種鼻疾之患,臨床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配用相關的穴位,如鼻出血可加配上星、少商;過敏性鼻炎可加配下關、肺俞、風池;鼻塞嚴重者可加用經(jīng)外奇穴鼻通;寒證明顯者可加用艾灸等??傊?,本穴組是治療鼻疾之常用基礎方。 患者,男性,19歲,間斷性鼻塞4年余,加重1周,患者于4年前感冒后出現(xiàn)鼻塞不通等癥狀,時輕時重,每當感冒后往往誘發(fā),曾服用中成藥及滴鼻藥,始終未愈。本次感冒之后再次加重,因面臨高考,學習任務重,故來進一步治療。癥見鼻黏膜充血,鼻塞嚴重,黏稠黃色鼻涕,舌淡紅,苔薄黃,脈數(shù)。西醫(yī)診斷為慢性鼻炎急性發(fā)作;中醫(yī)診斷為鼻淵。治療即按上述處方,針刺10分鐘之后,鼻塞感即緩解,感鼻腔通暢,治療5次后癥狀基本緩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