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洪水期和水災的概念 (1)汛期 是指在一年中因季節(jié)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規(guī)律地顯著上漲時期。流域內(nèi)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顯著上漲。 (2)洪水期 洪水期是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過正常水位達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時期。 (3)水災 水災一般是指由洪水或積水而引起的災害。汛期不等于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2汛期和洪水期的差異和汛期的基本知識
(2)關(guān)于汛期 a.影響因素:雨水、冰雪融水、積雪融水、地下水等。 b.類型:夏汛、伏汛、凌汛、春汛等。 c.我國主要河流的汛期:珠江:4~9月,長江:5~10月,淮河:6~9月,黃河:6~10月,海河:6~9月,遼河:6~9月,松花江:6~9月。 珠江、錢塘江、甌江和黃河、漢水、嘉陵江等有明顯的雙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后汛期,后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國大洪水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時間。 3凌汛 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結(jié)冰或冰凌積成的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xiàn)象。也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chǎn)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xiàn)象。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fā)生凌汛。中國北方的大河,如黃河、黑龍江、松花江,容易發(fā)生凌汛。 “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而凌汛是指水凍成冰排。產(chǎn)生凌汛的自然條件取決于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態(tài)。
凌汛在冬春季節(jié)都有發(fā)生,但春季的凌汛影響更大。
我國的北方河流,受到凌汛威脅的主要是黃河和黑龍江,黃河的凌汛是在3月,黑龍江晚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