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于世界的色彩的認識,最初就是源自花草的斑斕。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發(fā)現(xiàn)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莖、葉、皮都可以用溫水浸漬來提取染液。這就是“草木染”。

隨四季、依節(jié)令而采摘盛放的花朵,織物染上草木的色彩,才具有了生命力,仿佛會呼吸。而在熬煮染料時散發(fā)的植物清香,也讓人深深著迷。
什么是草木染? 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給紡織品上色,就是“草木染”。荀子《勸學》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詩經(jīng)》中“青青子衿”、“綠衣黃裳”,描述的就是植物色彩的提取和應用。

紅色系:茜草、紅花、蘇枋 黃色系:藎草、梔子、姜金和槐米 綠色系:凍綠(亦稱中國綠) 藍色系:藍草(靛藍、板藍根) 黑色系:皂斗和烏桕等等
草木染的好處 草木染可以締造變幻的自然色澤,沒有重復,絕對不會“撞衫”!
草木自由的沉靜安詳氣質(zhì),兼有藥用避邪功能,如板藍根,還能對肌膚起殺菌解毒的作用。
相對于化學染料,草木染給予地球的是:人與自然的良性循環(huán),植物純凈的材質(zhì),給肌膚自由的呼吸,讓身體回歸自然。

而今,草木染早已在上色更快、更有效的化學染料中淡出人們的眼界。卻有少數(shù)人在默默堅持、努力復興。
美國紐約的Cara Marie Piazza是一名服裝設(shè)計師,她熱愛大自然,沉迷于花草的色彩世界里。她追求并倡導一種貼近于自然的生活,在她的手中,所有面料的選用都秉持著環(huán)保與健康的理念,只使用有機棉花、竹纖維和不殺生的絲綢。



基于天然花草的草木染,自然而然成為她的選擇。在別人看來,那些不起眼的花草既沒有太大的觀賞性,生命也轉(zhuǎn)瞬即逝,但Piazza卻將它們視為珍寶。
慢下腳步,去感受自然,欣賞風景,感知花草的枯榮。Piazza把花草褪下的顏色,穿到了身上。


臺灣手工藝人馬毓秀,是草木染的發(fā)覺實驗者。為了尋找染織的源頭,她辭去工作隨丈夫深入云貴兩地,用10年的時間,記錄、學習、保存這些可能失傳的傳統(tǒng)技藝,把山野里最天然的草木染技和少數(shù)民族織繡工藝帶回來臺灣,傳遞給了更多的人。


在馬毓秀看來,植物染色的精神在于資源的再生利用。比如洋蔥皮染色、被當成垃圾處理的咖啡渣等,就是通過不傷害大自然的方式,得到讓人眼前一亮的色彩。為了不傷害植物,她總是去中藥鋪購買或等臺風過后,去撿拾被吹斷的枯枝。她的鄰居們?nèi)绻拚ピ阂欢〞ㄖ?,這可是個收集花葉的好機會!


“等待一棵樹生根、開花,將它多余的枝葉熬煮出美麗的色彩,并讓這些色彩停留在布匹和紙張上,是一件美好得讓人感動的事?!瘪R毓秀說。
四川成都安仁的服裝設(shè)計師小曼,曾游歷云南,在貴州生活,少數(shù)民族的草木染技藝深深打動了她,使她最終沉迷,并決意傾力去傳承。




在接觸草木染之后,小曼深深為草木染的魅力所打動?!巴环N植物因為水溫、濃度、媒染、面料的不同,能變幻出幾十種色彩。沒有兩件相同的草木染?!?/span>


她相信萬物有靈,敬畏自然。她喜歡植物余留在布料上的清香。她與植物交流、和色彩對話,細心去體味它們的語言。草木染讓她得以享受自己喜愛的生活。


對小曼而言,能夠快樂地將草木染延續(xù)得長久一點、再長久一點,便是更美的事情。這或許是關(guān)于“傳承”的最質(zhì)樸的詮釋。
草木有情。有人說,當你真正實地去深山里、去溪流邊,考察這些來自自然界中的植物精靈時,你會被感動;當你親身去用花瓣,草木去染織出一件布料的時候,你的體會是感恩。
時間,就應該浪費在這些美好的事物里。

Step1. 在染色之前,需要染色的布料,最好是未染色的棉麻等純天然面料,并進行預洗和浸泡,可直接染色,也可用線或其他材料扎好,會有漂亮的圖案出現(xiàn)!

Step2. 將蔬菜或水果的皮切碎,比如洋蔥,李子...記住只需要皮或色素集中的部分。
Step3. 準備鋼鍋,水和食物或水果皮碎粒的比例是2:1。下面以姜黃粉為例子:水約3/4鍋,姜黃粉約5勺。

Step4. 混合在一起煮,大約一個小時。過濾殘渣,然后將煮好的染液再次倒入鍋中。
Step 5. 添加鹽或醋,根據(jù)不同的食物來源,加入不同的比例與染液混合。如果水果和蔬菜,每八杯水加1/2杯鹽,對于其他植物材料, 4份水加1份醋。鹽和醋都是作為染料固定劑。

Step6. 將之前預洗過的布料(仍然是濕透的),完全浸泡在染液中,充分攪拌,并開火將染液燒開。
Step7. 關(guān)火,讓布料在染液中染色大概一個半小時。

Step8. 最后,拿出來用冷水和有機洗滌劑,手洗染色好的布料至少兩次,然后晾干就可以了。如果需要獲得較淺的顏色,減少醋或鹽的比例或減少染色的時間就可以。


成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