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建一棟大廈一樣,需要先打地基,地基打得好,大廈才夠穩(wěn)。在進階全棧的路上,同樣也需要先打好地基,所以我會將基礎(chǔ)軟技能板塊排在專欄提綱的最前面。先幫你們打好基礎(chǔ),后面的學習才會事半功倍。而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就是學習力,所以第一個要講的,就是如何提高大家的學習力。另外,我會在后面的內(nèi)容中,給你們提供不斷練習基礎(chǔ)技能的機會,幫助你們不斷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各項技能。 正確認識學習力其實,這時代的技術(shù)更新迭代越來越快,如果你學習力不足,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就很容易被時代淘汰。就算你剛好跟得上,但因為人才競爭很激烈,你也很難能夠嶄露頭角、出人頭地。想做到出類拔萃,不只是努力就足夠的,很多人也非常努力,但隨著時間流逝,與牛人的差距則越來越大。這差距,從本質(zhì)上來說,其實就是學習力之間的差距。學習力就是本質(zhì)上的競爭力。 對學習力有幾種不同的釋義。最簡單的說法就是:學習力是指把
而最普遍被人引用的一種釋義就是:學習力是指一個人或一個企業(yè)、一個組織學習的動力、毅力和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即是說,學習力由三要素組成: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毅力和學習的能力。學習的動力體現(xiàn)了學習的目標,學習的毅力則反映了學習者的意志,學習的能力則來源于學習者掌握的知識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三者相輔相成,缺少一個,學習效率都會大打折扣?;诖?,想要提高學習效率,需要達到三個條件:目標導向、難度適中、能用得上。 目標導向就是說,目的性要很強,目標很明確。這一點,其實很多人是做得不太好的,我以前也是,就舉看書的例子吧。很多人看書,通常都是拿起書就從第一頁開始慢慢看到最后,頭腦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要解決的問題,結(jié)果一本書看完了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還有不少人,經(jīng)常刷掘金、刷簡書、刷公眾號文章等,其實也是沒多大效果,因為目標不明確,很多看完過一段時間就忘了。 難度適中,就是說要處于學習區(qū)。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可以分為三個區(qū)域:舒適區(qū)、學習區(qū)和恐慌區(qū)。舒適區(qū)是對你來說沒有學習難度的知識,學習起來那就是低水平的勤奮,完全沒辦法提高你的學習力??只艆^(qū)則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太多的知識,所以難度太大,容易打擊信心,讓你很難堅持學習下去。學習區(qū)的知識對自己來說則有一定挑戰(zhàn),但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掌握,這樣你才能有進步。 最后一條,能用得上,即能馬上投入實踐的。通過及時的實踐,就能得到及時反饋,就能驗證你所學到的成果,驗證是否已經(jīng)將 那么,正確認識了學習力,也等于了解了如何學習的“道”。接下來,就來了解“術(shù)”的部分,即具有實操性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其實很多,學習不同領(lǐng)域的知識,或者相同領(lǐng)域但不同階段的知識,具體的學習方法也有不同。以下我分享從得到專欄學來的兩種學習方法,我覺得非常有用。還有第一批訂閱專欄的一位小伙伴跟我分享了他自己總結(jié)出來的 學習方法一:功利學習法功利學習法是我從古典的得到專欄《超級個體》中了解到的,其核心思想也是來自于上面提到的三個條件:目標導向、難度適中、能用得上。功利學習法主要分為三條: 1. 極其功利的少讀書極其功利的少讀書,就是:從遇到的問題出發(fā),從我能實踐的領(lǐng)域出發(fā)去找適合的認知材料。這里其實已經(jīng)包含了上面提到的兩個條件:目標導向和能用得上。目標是明確的,為了解決當前實際存在的問題,且應該能馬上實踐的,在這前提下才去尋找適合的認知材料。 因此,我不會給自己設(shè)定說一年讀100本書之類的目標。我也不會經(jīng)常去刷掘金、簡書、公眾號等各平臺最新文章和最熱文章等。這樣雖然我會暫時錯過不少優(yōu)秀的文章,但并不會阻礙我不斷進步成長,因為當我遇到問題去找尋認知材料時,這些已經(jīng)經(jīng)過時間驗證的優(yōu)秀文章也會呈現(xiàn)在我眼前為我所用。 2. 極其功利的配置資源知識資源可以分為三類:娛樂性、知識性、心智性。如果比作爬山——
有些人天天學習,但學習力卻沒有什么上升,主要就是因為學習的知識更多是娛樂性和知識性的,而心智提升類的太少。但也不是說我們只學心智類知識即可,娛樂性和知識性的完全不碰。正確姿勢應該是根據(jù)認知目的不同,設(shè)定不同的目標、分配不同的資源,這里說的資源主要是指時間資源。 娛樂性的學習,可以是看看小說、新聞、文學作品等,主要用來放松和陶冶,分配的資源可以很少,放在累的時候翻幾頁基本就足夠了。 知識性的,應該是我們平時讀得最多的了,像各種行業(yè)調(diào)查報告、行業(yè)論壇(如CSDN、掘金、簡書等)、專業(yè)書籍如《XXX從入門到精通》等,閱讀此類主要目標就是知道某事或某技能,特別適合碎片化學習和社交性學習。分配的資源可以配置在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時間,檢索式的讀;也可以拜托別人讀,然后交流;讀的時候迅速判斷是不是有用的知識,決定自己的涉入深度。 心智提升類的,包括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算法導論、架構(gòu)設(shè)計之類的書籍,誰都知道這些書很難啃,提高心智的認知難度很大,需要“攻讀”——需要有大段的時間,系統(tǒng)的閱讀。這類知識我一般會放在晚上,集中兩三個小時來學習。最好還要配置高人討論以及實踐的環(huán)境。 那么,極其功利的配置資源,總的來說就是——從你自己的需求開始,區(qū)分三種閱讀,設(shè)定目標,分配資源。 3. 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書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書打開第一頁,然后往下讀。 更好的方法是先選書——先看書評,中文的看豆瓣、英文的看英文亞馬遜的評論,一般很有用。平行比較幾本書,選擇一本。 然后再看目錄,大概知道書的內(nèi)容和框架。有時候有趣的序也值得讀。 最后再看具體章節(jié)。帶著問題直接切入要讀的章節(jié),想系統(tǒng)學習可以從目錄開始看。 這樣的話,一開始就了解全書的整體框架,才能更好地理解書的內(nèi)容。如果把系統(tǒng)比作大象,你的認知和記憶區(qū)間是手掌,僅憑直線型的看書希望摸出系統(tǒng),就如盲人摸象——如果你腦子里沒有全圖,增加再多細節(jié)也沒有用。 總的來說,功利學習法可以簡化為三步:先找到目標、調(diào)整好資源,帶著問題進入。 學習方法二:快速學習四步法快速學習四步法也是在得到專欄學到的,是劉潤在《5分鐘商學院》分享出來的一套快速學習的方法。 我們知道,要熟練掌握一項技能,需要經(jīng)過兩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從 快速學習法有多快呢?按劉潤所說,如果使用得當,也許20小時就可以了。那么,快速學習四步法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大量泛讀這一步主要目的是梳理出核心概念、主要觀點、框架邏輯。 具體操作的話,劉潤提供的建議就是可以先找到該領(lǐng)域評價最高、系統(tǒng)性最強的10本書。比如上豆瓣找到評價最高的3本書,然后通過“買過這本書的人,還買過哪本”的方法,再選5本,最后,加2本不暢銷,但明顯系統(tǒng)性強的書。然后,把這10本書買回來,開始泛讀。泛讀時要注意幾點:
可以用個長一點的下午,或者再加上晚上的時間,高強度地把這10本書讀完。建議讀電子版,可以大大提高標注、回顧、記錄的效率。 劉潤雖然說看10本書,但我們應該知道,實際上不一定需要10本書,甚至不一定都需要是書。主要還是取決于學習的目的。劉潤所舉例子,主要是從他作為一個商業(yè)顧問的角度,需要快速“學會”行業(yè)80%的核心邏輯,所以他選的書會盡量覆蓋面廣。但我們學習某項技術(shù)的話,那可能看個一兩本也足夠了,甚至有時候不用看書,看一些官方文檔也可以。 不過,泛讀的部分則是通用的。這才是第一步的核心,通過大量泛讀,梳理出各種概念、模型、觀點、框架邏輯。 第二步:建立模型這一步主要是要理清各種核心概念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逐漸形成系統(tǒng)模型。 劉潤推薦的做法是:找一面巨大的白板墻,把標注的概念、模型、公式,寫在即時貼上,貼到白板上,再用白板筆和板擦,建立、修正他們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逐漸形成系統(tǒng)模型。 如果找不到巨大的白板墻,那我們也可以用XMind等思維導圖,或Visio、OmniGraffle之類的畫圖工具,甚至直接用紙和筆畫也行。不要太糾結(jié)于用什么工具,畢竟,那只是工具而已。 第三步:求教專家還有不清楚的問題,就要求教真正的業(yè)內(nèi)專家了。畢竟,很少有人能夠單獨搞懂一個領(lǐng)域所有的問題,就算真的自己單獨搞懂了,那可能也付出了較多的時間成本。如果你沒有遇到不清楚的問題,那有可能是你上面兩步做得還不夠。 為什么要先建立模型,而不是先求教專家?因為如果你沒有基本的全局觀,問不出好問題。另外,有些專家有犀利的洞察,但也未必有全局觀。他自有發(fā)揮2小時,你可能不知所云。 帶著問題求教完專家后,就應該修正你的模型。 第四步:理解復述這一步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多人最不重視的。前面三步,大概就是花5小時泛讀,3小時建模,2小時求教,剩下的10小時,就花在“復述”上。也就是說,20小時快速學習法,最后一步就占了一半時間,可見其重要性。 那么,理解復述具體要怎么做呢?這就要用到著名的“費曼技巧”了。用你的語言,把你的模型,講給別人聽。你很可能會發(fā)現(xiàn),講著講著講不明白了;或者你覺得講明白了,別人就是聽不懂。這些地方,就是你理解的薄弱點。 記下這些薄弱點,回到泛讀資料里,重新理解;或者上互聯(lián)網(wǎng)找答案;或者再請教專家。重新理解后,再復述。如此重復。 總結(jié)一下,快速學習四步法的操作步驟就是:第一,花5小時,大量泛讀;第二,花3小時,建立模型;第三,花2小時,請教專家;第四,花10小時,理解復述。最終,你就用20小時,快速的學習了一項完全陌生的知識。當然,實際操作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可能遠超出20小時,那是因為你還不熟悉這套學習方法,需要多練習。 總結(jié)學習力是最本質(zhì)的競爭力,包括三要素: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毅力和學習的能力。想提高學習效率,需要達到三個條件:目標導向、難度適中、能用得上。這是如何學習的“道”,而“術(shù)”的部分,分享了兩種學習方法:功利學習法和快速學習四步法。功利學習法主要有三點:極其功利的少讀書、極其功利的配置資源、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書??梢院喕癁槿剑合日业侥繕?、調(diào)整好資源,帶著問題進入??焖賹W習四步法的操作步驟就是:第一,花5小時,大量泛讀;第二,花3小時,建立模型;第三,花2小時,請教專家;第四,花10小時,理解復述。 思考和實踐還有什么其他高效的學習方法?你目前在學或準備學的知識有哪些?以前的你會怎么學習這些知識?現(xiàn)在和以后又會如何學習? 以上內(nèi)容是我近期開設(shè)的專欄《進階全棧工程師之路》第一篇正式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