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有駕駛經(jīng)驗的司機都知道一個高速行駛準則,就是汽車在高速行駛時,跟前方汽車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到底是多遠?如果在高速遇到堵車或者大暴雨等非正常情況下,跟車距離是否又不同? 駕??荚嚨囊?guī)則告訴我們,當行駛車速達到100km/h以上,需要足夠的反應時間和足夠的制動距離,最好保持車距在兩百米以外。在高速上,我們可以清晰看到路旁設置0mm、50mm、100mm、200mm這樣的大型綠色距離指示牌,而我們很多人都自覺地遵循這些指示規(guī)則去跑高速。 不過,實際情況比我們想象中要復雜,在高速行駛的速度和路況是不斷在變化,用100時速和120時速行駛,相同的200米車距不一定正確?;蛘f,在晴天開120時速和在濕滑雨天開120時速,保持前后車距都不應該是相同(因為制動距離不同)。 國際有一個“3秒原則”,利用前車和后車通過同一位置的時間差確定跟車距離。我們在公路兩旁找到一個容易觀察、靜止不動的參照物,比如路燈桿、標志牌,當前車通過,開始在心里默數(shù)3秒。3秒鐘之后,如果車輛還沒有通過剛才取定的參照物,那么我們有足夠的安全車距;如果不足3秒就已經(jīng)通過參考點,那我們就應當提高警惕及時減速了。“3秒原則”適用不同的車速,車速加快跟車距離也會增長,車速減慢跟車距離隨之縮短,操作簡單,十分靈活。 在確認跟前車的安全準則后,保持與后車的距離同等重要。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跟前車太緊,而是被后面的司機跟得太緊,這時就要果斷消除這個危險距離,怎么解除?首先,如果我們在超車道遇到后車跟得太緊,我們就需要讓道行駛了;若果在普通車道行駛,這時我們可以輕輕點一下剎車(并不是剎車制動),讓剎車燈亮起來,起到警示后車的作用。這會讓對方知道你在制動,這時他一般不會再貼近你的“車屁股”了。 在日常駕駛中,我們常常會被一些規(guī)則所“迷惑”,而這種規(guī)則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沒有靈活去理解這些規(guī)則。高速路上的“距離指示”牌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起到警示作用,但實際行駛是復雜、多變的,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學會運用“3秒原則”,再結合路邊的“距離指示”牌,這樣就可以更加清晰把握與前后方車輛的距離,大大增加在高速上的行車安全。 買車用車不想被忽悠,就請關注車早茶微信訂閱號:chezaocha←長按可復制。眾多民間高手每天免費為您回答選車用車提問。
|
|
來自: LibraryPKU > 《安全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