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處方(一) 【辨證】肝陽(yáng)上亢,風(fēng)火上擾。 【治法】清熱瀉火,平肝止痙。 【方名】三叉湯。 【組成】生石膏24克,葛根18克,赤芍12克,鉤藤12克,蒼耳子12克,柴胡12克,蔓荊子12克,黃芩9克,荊芥9克,薄荷9克,甘草9克,全蝎6克,蜈蚣3條。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錫武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肝陽(yáng)上亢,上擾清竅。 【治法】柔肝潛陽(yáng),和絡(luò)熄風(fēng)。 【方名】四味芍藥湯。 【組成】白芍30克,生牡蠣30克,丹參15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夏度衡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氣滯血瘀,風(fēng)痰阻絡(luò)。 【治法】活血通絡(luò),平肝祛風(fēng),止痛。 【方名】散偏定痛飲。 【組成】生地30克,當(dāng)歸15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白蒺藜15克,天麻10克,石決明30克,牛子20克,升麻10克,地骨皮30克,白芥子15克,細(xì)辛6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止痙散(分沖)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靳文清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風(fēng)邪內(nèi)侵,瘀阻血脈。 【治法】祛風(fēng)止痛,活血化瘀。 【方名】川芎止痛湯。 【組成】川芎20-30克,荊芥10-12克,防風(fēng)10-12克,全蝎10-12克,地龍15-25克,細(xì)辛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重者可每日2劑。 【出處】蔣森方<三叉神經(jīng)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