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成績:聽力 8.5,閱讀8.0,寫作7.0,口語8.0 應Janet, Jessica,& Daniel等人的要求,將我復習雅思的經(jīng)驗分享出來,供你們復習,ok,于是花了一下午的時間總結了我的復習方法,同時也給出了一些tips----增加分數(shù)的技巧,希望2012年1月的你們考出好成績。Aha… u guys really owe me one. 也希望對正在準備當中的烤鴨有所幫助,祝你們都取得理想的成績。 先說下我自己的情況: 本人法律專業(yè)、不是特別勤奮的類型、平常還有惡心人的作業(yè)、復習時間為每天2-3小時,斷斷續(xù)續(xù)半個多月。我說這些是想說明雅思的備考過程其實不會那么痛苦,只要“頻率”對了,你自然就會愛上它的,而且1個月足夠了!! 聽力: 詞匯量是決定因素。聽力嘛,就是他說你寫,如果單詞寫不出來,基本上可以斷定與高分無緣。詞匯的書籍倒是無所謂,整來整去,場景和詞匯差不多就是那些,所以重要的你背進去了,而不是選哪本書。 練習部分的話,每天聽2次,每次30分鐘。2次的內(nèi)容是不同的?。?! (1)第一次是聽劍橋的真題,我是每天堅持聽一套劍橋的聽力,訂正之后反復聽幾遍,力求每一句都聽懂,把不懂的單詞都摘錄到notebook中。 (2)第二次是做聽寫。我這人比較懶,懶得去弄bbc,voa什么的,所以就干脆用劍橋真題來,隨便拿一套題目,播放一句寫一句,我現(xiàn)在差不多2個section用30分鐘就能全部寫出來。 特別強調(diào)下,如果你想7分以上,一定就要聽寫!! 為什么要聽寫呢?因為現(xiàn)在的考題都很賤,先說答案,然后才說到提示內(nèi)容,所以你如果只是一味盯著考題,等聽到那個“關鍵詞”再仔細聽答案很有可能就是當前那題的答案沒聽著,還耽誤了下一題的答案。而聽寫就能幫助你理解考官出題的思路,無形當中就會提高你“抓答案”的能力。 另外,在考場上讀題很重要,學會預測答案的詞性,然后用前幾分鐘的廢話時間,把所有的題目全部看過一遍,這樣的話,section3和section4之間就有機會讓你大腦休息一下,然后總攻section4。
閱讀: 雅思閱讀真的跟單詞量沒多大關系,因為很多單詞就算是單詞量很大的人還是不認識。閱讀中有太多的專業(yè)詞匯,所以你絕對不要希望能夠讀懂閱讀文章。 還有就是那什么平行閱讀法、完美演繹法等等的各種法都不靠譜,像咱們這樣詞匯量沒那么豐富,有的時候段落首句都看的挺吃力的,怎么可能直接上升到結構的層次去直接平行閱讀呢? 除非你的閱讀詞匯也背的差不多了。否則,就老老實實的畫出key words,然后locate,之后就在那句話里面找答案,80%的題目都可以這樣解,而且經(jīng)過你的練習,這80%的題目你都能做對。 至于剩下的20%是說listing of heading題和matching題。因為這兩種題一般分散在全文當中,而且題目間沒有順序。 但是,請記住核心原則就是key words---locate。當然,我說了,現(xiàn)在的考題都很賤,比如listing of heading題,經(jīng)常在某段的首句就出現(xiàn)了題目中某個選項的key words,那你要小心了,很可能就是錯的?。。。。。。。ㄔ~出現(xiàn)可能錯) 記?。?strong>閱讀中處處都是同義轉(zhuǎn)換?。?/strong>如果碰到答案與選項意思差不多,而且不是原詞出現(xiàn),那你要歡呼了,很可能答案就是它啦! 因為以前有讀英文雜志、報紙的習慣,所以有一個扎實的閱讀基礎,我認為這是我能拿8分的關鍵原因。我主張大家一定要先提高自己的整體閱讀水平,然后再去攻技巧。但是,不是讓你讀報紙什么的,這個很扯蛋,因為如果你的備考時間只有1個月,那么提高1-1.5分就不應該這么做。 相反,你需花半個月的時間來讀懂劍橋雅思的文章,分析文章的結構、找出答案的出處、把不懂的詞弄懂。剛開始的時候會很痛苦,但做到后面,你就會了解考官出題的思路,哪里會隱藏著答案。 這個方法很有效果,像我自己也總結了一些很賤的地方,比如有的文章會把一個單詞elements寫成ele—ments,前半部分在第一行,后半部分寫到了第二行,而這個詞卻是keyword。太賤了!! 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之后,現(xiàn)在我做題,一上來,安排文章順序,然后keyword---locate,快的話30秒可以做個2題。
寫作: 對我來說不是強項,寫來寫去頭腦中的原創(chuàng)詞匯還是高中學到的那些。所以這里咱們需要先明白一些東西: 很多人喜歡用模板,特別是十天雅思寫作的書籍, 如果你的分數(shù)要求是6分以下,那你大膽的用,如果想上6分或7分甚至更高,就不要用那么多的模板,就算要用,也要挑與自己水平相適應的,不要挑些看起來很高級的,其實根本沒用,反而會讓你分數(shù)變低。。。 因為考官其實不是討厭那些模板,他們反感的是高級的模板與你寫的文章的語言水平根本不是同一個層次的,寫出來的一篇文章里層次相差太大。 想想看,讀一篇中文的作文,如果每段的開頭結尾轉(zhuǎn)折的地方都用些華麗麗的詞、文言文、詩句什么的啊,但是接下來卻是用最普通易懂的語言,你看了會怎么想呢? 此外,有些人認為寫作要拿高分,一定要用上很多高級詞匯,以顯示自己的高水準,其實不然。大家可以看看劍橋書后面的考官寫的范文,其中并沒有所謂的高級詞匯,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大家都認識的單詞。 但是為什么那種文章就是好呢?仔細讀過幾遍,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文章寫的很通順,觀點闡述也很清晰,說白了,讀起來就是很舒服。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別在那些高難度詞上糾纏啦,別到時侯用詞不當,拼寫錯誤,反而弄巧成拙。 我們只要做到,觀點表達清楚,用些熟悉的從句,來 1-2個倒裝句,再加上恰到好處的連接詞,一篇好文章就出爐啦。 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拿別人的高分范文來分析,看他們是怎么開頭和過度的。通過閱讀其他考生的范文,總結出自己的開頭段與中間連接的各種詞組、句子結構等等。 原因是:不像那些寫書的專家,給出的模板看似簡單,卻恰恰要求你模板以外的文字要特別出眾,否則就拿不到高分,而其他考生畢竟是考生,水平和你差不多,用他們的東西更能轉(zhuǎn)化為自己的。
口語: 同樣的,咱們花了1500多參加雅思,那么請記住,我們是去消費的,考官是為我們服務的?。∷?,一進去,微笑、自信請不要忘了。因為第一印象會無形中影響考官的評分標準。 當然,也請尊重考官,不要一副不屑的樣子。講的時候,多看看考官的眼睛,就像我們平常和朋友交流一樣,你越是開心、放松的和他聊,你的分數(shù)就肯定會高。 此外,很多人都以為口語要找老外練習才會提高,我覺得也沒這個必要,像我們這樣,去找老外練習口語,還經(jīng)常性的,根本不現(xiàn)實。其實,口語自己做些準備,照樣也能拿高分啦。。。 首先,怎么準備?不是讓你把part1和part2的每個話題都拿來背誦。要有技巧地準備。part1,掌握下技巧就好,part2部分,就更簡單了,像我總共就背8篇口語模板,41個話題幾乎可以通用的,而且能很流暢的轉(zhuǎn)換。 Part1部分,比如他問你:do u like flowers? 你不能只回答:yes or no。如果你只回答個yes or no,那基本上你的口語是6分以下。那要怎么回答呢?每個問題都要Answer+why+example: 比如:do u like flowers? 回答:(回答)I love flowers. My favourite flowers are blue roses and white lilies, (原因)which, in my opinion, are forever a classical match, espically the blue roses, it can help me calm down my passion, soothe the mood, it just so amazing, works like magic. (舉例)Sometimes, I will put a bunch of blue roses and white lilies in my room, coz it always gives me an intimate flavor to my place. 此外,你要自己總結一些萬能的回答,比如calm down my passion, soothe the mood, it just so amazing, works like magic.(讓我靜下心來、舒適我的情緒、它就是這么神奇、就像魔術一樣)。 這個就是我自己總結的萬能回答之一,不管你做什么,聽音樂、做運動、讀書、還是干嗎都能用的萬能理由。 Part2部分,你要按事件、物品、人物、地點準備你的口語模板。反正我是自己先準備了,然后不斷地拿卡片來習。 比如你準備地點:公園。 那么問你最想去的地方是?你就胡扯一個地方,然后說因為那里有個特殊的公園。。。。后面就接上你自己準備的公園啦。再或者問你你最喜歡看的一部電影是:一樣的,隨便扯個名字,然后因為里面有個特殊的公園。。。。。。或者是你喜歡的一本書、一首歌,都可以這樣用的。 是不是很簡單啊? 至于part3部分,這個就比較難準備了,而且1個月的復習時間想提高這部分也挺難的。如果你時間很多,那你可以對part2的每個話題都事先想想有關其深層次的回答。 比如part2問你音樂,那么你就要想想有關音樂的所有問題,比如當今的音樂與六七十年代的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喜歡不同音樂人會有不同的性格。等等的。
想考雅思的蟲子們 寒假班800名額已全部售罄 你們要的寒假2班 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