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年,王莽統(tǒng)治下的新朝已經(jīng)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百姓們民不聊生自然就會揭竿而起,這也給了一些人逐鹿中原的機會。 當時,起來反抗王莽的人不在少數(shù),但最有聲望的還是劉氏子弟。比如,南陽的劉縯和劉秀就是其中較早起來響應(yīng)的,很快聚集了一批人馬。 這兩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劉縯性情剛毅,慷慨有大節(jié),不事經(jīng)營,變賣田產(chǎn)結(jié)交天下好友;而劉秀則是一個勤勤懇懇的農(nóng)夫。所以,劉縯常常自比劉邦,將劉秀比作劉邦的二哥劉喜。 劉縯首舉義兵時,鄉(xiāng)里子弟很多人因為恐懼而逃亡,但看到劉秀之后,他們都大吃一驚:“連這個老實巴交的人也反了!”軍心這才安定下來。 既然是正兒八經(jīng)的造反,必須推舉一個人為首領(lǐng)。南陽豪杰想擁戴劉縯,另外一只義軍卻打起了小九九,認為劉縯這個人既剛毅又精明,如果是他當了皇帝,在他手下不好混。 于是,那幫人提前下手,擁立了一個懦弱的劉玄,即更始帝。在登基的那一天,劉玄緊張得話都說不出,汗流浹背,只知道在人群中揮一下手臂。 劉縯和劉秀兄弟是個明白人,知道現(xiàn)在天下未定,爭這些虛的沒用,更不能王莽未滅,就自己人先火并起來。他們選擇歸順劉玄,劉縯被任命為大司徒,劉秀只是個偏將軍。 創(chuàng)業(yè)班子搭起來了,下一步就是徹底搞定王莽。到了這時,劉縯劉秀兄弟開始大顯身手,特別是劉秀簡直是換了一個人,讓手下將領(lǐng)刮目相看。 在一次關(guān)鍵性戰(zhàn)役中,劉秀固守昆陽牽制王莽主力,劉縯則打下了宛城,為劉玄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劉縯和劉秀的亮眼表現(xiàn)讓擁立劉玄的人坐立不安了。 趁著劉縯和劉秀分兵的時機,劉玄在屬下的慫恿下先殺掉了劉縯,準備再收拾劉秀。正常情況下,劉秀應(yīng)該與劉玄決裂,但這個人太能忍了。 聽說哥哥劉縯被殺的消息后,劉秀趕快回到劉玄處謝罪。當別人前來吊唁劉縯時,劉秀不與任何人進行私下的交談,而是反復(fù)的檢討自己的過錯,也從不提及功勞。 安葬完劉縯之后,劉秀也不為哥哥服喪,言談舉止和往常無異,好像哥哥從不存在似的??吹絼⑿氵@個樣子,劉玄感覺很慚愧,將他任命為破虜大將軍。 兩年后,劉玄徹底將自己“浪”死了,而劉秀則成為中興漢室的光武帝。在這場逐鹿中原的大戲里,劉秀將“猥瑣發(fā)育”四個字貫徹到了極致,最終逆風翻盤。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天下大亂之時,最能考驗一個人的綜合實力,格局、謀略、人格魅力缺一不可。歷史,見證了一些人的傳奇,也留下了一些人的笑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