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小編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硬盤的種類和一些小常識,這一次小編將會和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固態(tài)硬盤。 固態(tài)硬盤的組成固態(tài)硬盤是由主控芯片,電源管理模塊,高速緩存芯片和儲存芯片組成。這些重要的元器件都被固定在一塊PCB板上。 接下來就了解一下各部件的作用: 電源管理模塊:正如它的名字,它的作用就是合理的管理電源,把電壓合理地分配給各個部件,同時起著保護硬盤地作用。 主控芯片:它就是硬盤地大腦作用一是合理調配數據在各個閃存芯片上的負荷,二則是承擔了整個數據中轉,連接閃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不同的主控芯片之間的能力有著明顯的差異,在對數據的處理和對閃存芯片的讀取也有著明顯的差距。 高速緩存芯片:主控芯片旁邊的就是高速緩存芯片,其作用就是輔助主控芯片對數據進行處理。 儲存芯片:也稱為閃存芯片,它是由NAND閃存粒子組成。閃存芯片是固態(tài)硬盤中最重要的部件,PCB板上除了上述的部件外,其余的位置基本上都是閃存芯片,它的作用當然是儲存數據。 固態(tài)硬盤的分類根據閃存粒子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閃存芯片,分別為SLC閃存芯片,MLC閃存芯片,TLC閃存芯片。因此固態(tài)硬盤也分為SLC固態(tài)硬盤,MLC固態(tài)硬盤和TLC固態(tài)硬盤。 SLC固態(tài)硬盤最好,壽命最長,理論上是MLC固態(tài)硬盤的三陪,讀寫速度最快,一般用于企業(yè)級硬盤速度快壽命長,價格也是三種固態(tài)硬盤中最貴的,約為MLC固態(tài)硬盤的三倍。 MCL固態(tài)硬盤其次,是一種民用級別的硬盤,目前比較普及,理論上壽命比TLC固態(tài)硬盤長一倍,速度比TLC固態(tài)硬盤快一點點,大約1000--3000次擦寫壽命。假設一個128G的MLC固態(tài)硬盤,每天平均寫入40G(一般家庭是做不到的),也可以用20年以上(正常情況下)。 TLC固態(tài)硬盤排名最后,剛出來比較受爭議,但價格相當便宜,但現在價格已經漲到跟MLC差不多,沒啥性價比了。讀寫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1000次擦寫壽命。 最后小編告訴大家,固態(tài)硬盤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是以閃存顆粒和主控芯片構成的綜合體來衡量的。在實際應用中,主控芯片故障的概率大于閃存顆粒。 好啦,小編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希望這篇小短文對大家有所幫助。 |
|
來自: 慶亮trj21bcn0z > 《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