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那是一叢植根于詩經(jīng)里的記憶。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蛟S是從那時起,蘆葦便與相思結(jié)下了亙古千年的不解之緣。 夏末秋初,蘆花如約開放。飄搖中,風雅自現(xiàn)。引得無數(shù)文人墨客提筆駐足。陶醉于眼前這一片淺水之中婀娜多姿的搖曳。 蘆葦多情。你看岸邊迎風而立蒼茫的蘆葦、若飄若止,柔媚而清婉。仿佛惦念遠方心上人的伊人,素衣淺裳,隔水而望。那深情目光的所到之處都化作翩躚蘆葦,待清風漾起,綻放滿湖相思。 蘆葦高潔。從不濃墨重彩、花香四溢。吹綠了湖州,悠揚了漁歌,也婆娑了采蓮女的亭亭倩影。季季輪回,緘默的守護著一方堤土。 蘆葦堅韌。成簇成叢,極易生長。不論在狂風中如何飄搖,驟雨漸歇時,她便又緩緩挺立,牽掛其根、固守其土。 由著名詞作家賀東久作詞、著名曲作家印青譜曲的歌曲《蘆花》,描寫歌頌的正是如蘆花般恬靜美好的女子對即將離開家鄉(xiāng)、奔赴祖國邊疆保家衛(wèi)國的心上人含蓄質(zhì)樸的情愫。 作品借景抒情,賦予了蘆花鮮活的生命力和纏綿的人間真情。其中“花飛為誰”的發(fā)問和“千萬里相隨”的依戀并沒有將人物情感停留在離情的感嘆上,而是升華為對親人邊防軍“莫忘故鄉(xiāng)秋光好,早戴紅花報春暉”語重心長的叮囑。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天津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主任趙振嶺教授于2015年將這首作品收錄進個人專輯《月是故鄉(xiāng)明》中。
這首經(jīng)典的作品曾被很多女高音演唱過,男高音版還為數(shù)不多。作為男聲的演繹,在演唱時更著情于家國大愛,賦予了這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摹短J花》又一種剛?cè)岵娘L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