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兩部分是故事原本樣貌,是末學恭聽大德居士葉曼先生講經(jīng)時引用的故事公案,出處暫未查到。以下是末學對此公案之淺見愚解,故單辟一節(jié)以故事形式狗尾續(xù)貂,特此聲明,以下文字,皆末學自己體悟,通篇全部是些放毒乖僻之語,僅供觀者茶余飯后拍磚之用,切不可認真,誠盼諸位看官痛批為盼。)老住持言:“你恐未明解為師的本意,且定下心神,將那《般若心經(jīng)》誦起?!?/div> 在幾個呼吸之后,經(jīng)堂中傳出低沉渾厚地誦經(jīng)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突然,誦經(jīng)聲戛然而止,經(jīng)堂中僧眾面面相覷,又約莫半柱香的功夫,省空緩緩道:“師傅,弟子明白了?!?/div> 老住持應道:“哦!你且說說看?!?/div> 省空答言:“菩薩慈悲,授于舍利佛尊者修持的觀照法門,又詳述相應的境界,以供尊者及后來者參悟印證。弟子在甚深禪定之時,的的確確照見,而不是看見,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確并非實有,如此看來,色身確非為五蘊和合所成,否則,徒兒怎能十數(shù)日無饑無渴,又怎能入茅廁便溺之中而無染無著,弟子在融入地水火風之中無增無減無損無礙,更能一念之間就能跨越千山萬水,跨越時空所限有幸參與世尊如來的法會,種種跡象,確如《心經(jīng)》所述,‘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弟子現(xiàn)在經(jīng)過師傅的點撥,真正做到了‘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敢問師傅,這是否就是‘究竟涅磐’的境界,弟子是否證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老住持聽罷,并未直接回答省空的詢問,只是語音低沉的吟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禪堂眾人,面對著老住持與虛空中省空的一問一答,全被弄的莫名其妙,硬是參不透其中的機鋒奧義,大殿里氤氳的戒香,縹緲于幢幡寶蓋梁柱橫彩間,像是眾人的思緒一般。 忽然,省空言道:“噢,我明白了,那小魚兒其實就在海中!感謝師傅開示?!?/div> 但見老住持聞得此言,頓時展顏微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