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凌晨,簽完最后一期封面大樣,今天,這份報紙要向您道別了,感謝您十八春秋的深情陪伴。汕頭報業(yè)順應傳媒市場深刻變化,推進媒體融合發(fā)展,啟動供給側改革,三報合一。從明天起,汕頭都市報休刊,醞釀新能量,發(fā)展新媒體,開發(fā)新業(yè)態(tài),尋求新機遇 。 這張誕生于1999年3月15日的報紙,至今累計刊發(fā)6860期。能夠記錄一個個歷史瞬間,講述一個個汕頭故事,是汕都人的幸運與幸福。18年來,我們肩扛舍我其誰的報人擔當,胸懷至真至誠的新聞理想,堅守“辦市民最喜愛的報紙”的理念,用百姓的視角,詮釋黨和政府的主張,將這座城市的每一步砥礪足跡,抒寫在歷史的星空,將百姓的每一天喜怒哀樂,融鑄于我們的年輪。我們追求公平正義,用事實和真相的力量,一點一滴推動著城市文明進步。 回溯走過的芳華歲月,一幕幕新聞故事,一個個感人鏡頭,仿佛就在昨天。您可曾記得,在特大洪災襲擊潮陽潮南的那一年夏天,我們的記者,趟過齊胸的洪水,冒著危險,深入受災最嚴重的鄉(xiāng)村采訪,成為抗災行動中最感人的身影。在特大寒災席卷全國的那一年春運,大量旅客滯留車站,我們編發(fā)充滿暖意的服務特刊,免費贈送候車旅客,彰顯城市的溫暖。您可曾記得,外砂機場結束運營的那一天深夜,我們的記者寒夜中蹲守,見證最后一個離港航班遠去的身影,記錄下城市的一抹惆悵。您可曾記得,我們的記者八天八夜風餐露宿,翻越崇山峻嶺,經(jīng)歷山體滑坡,穿過危情河段,千辛萬苦記錄呈現(xiàn)韓江流域人文生態(tài),喚醒沿岸百姓保護母親河的環(huán)保意識。您可曾記得,我們報道澄海外砂九歲學童獨自照顧截癱父親,引發(fā)全城接力救助,救活了一個家庭。我們的攝影記者,通過一個個觸目驚心的鏡頭,解救了慘遭家人禁錮的孩童“阿豬”。您可曾記得,“仁義保姆”、“三元飯?zhí)谩薄⒏2实辍罢\信亭主”、包機救打工仔的“愛心老板”、海中救人數(shù)十次的“義氣島主”……,我們用圖文傳遞無數(shù)真實感人的“汕頭好人”故事,筑造起文明汕頭的精神高地。我們的“愛心連線”, 18年來從不間斷,牽線搭橋,為無助者雪中送炭,為求助者排憂解難,成為“慈善汕頭”的堅強堡壘。 時光深處,留住鉛字的力量;默默相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收拾起沉甸甸的記憶,我們無限眷戀向您揮手作別。潮起潮落,云舒云卷,我們心中充滿感恩:感恩所有陪伴汕頭都市報成長的讀者,是你們的包容、信任和鼓勵,讓我們的每一份成長都有驚喜和感動;感恩所有幫助過汕頭都市報的人,是你們的關心厚愛,讓我們收獲了一個又一個的碩果;感恩市委市政府和各級各界的關懷,是你們的重視支持,讓汕都人每次發(fā)聲,都有回響。 再見,為了更好的相遇! 今天休刊,縱有萬般不舍,你我再會有期。我們深知,走進新時代,媒體格局在變,傳播方式在變,轉型轉身融合發(fā)展,已成為擋不住的潮流。今天休刊,不是離開,而是再一次出發(fā),我們新聞理想依舊,汕頭情懷依舊,服務市民的理念依舊。我們的團隊,將融入汕頭報業(yè)大家庭,我們的精品欄目版塊,將整合到汕頭日報和新媒體平臺,我們汕都的“兩微一端”,將一如既往為您提供貼身服務。不忘初心,重新?lián)P帆,我們期待再一次與您攜手同行。 祝福新時代,祝福汕頭,祝福讀者,祝福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