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是歐洲傳統(tǒng)強國。也是1910年代世界(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羅斯、奧匈帝國、意大利、日本)八大國家之一,最終分裂成十個國家。 1.奧匈帝國建立于1867年,國土面積676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中國的2/3那么大。奧匈帝國領土面積在歐洲排第三,僅次于當時的沙皇俄國和奧斯曼帝國。 2.奧匈帝國真正的崛起是在1806年奧地利軍隊打敗了法國皇帝拿破侖率領的軍隊。打破了拿破侖戰(zhàn)無不勝的神話,奧匈帝國組建了反法聯(lián)盟。最終在1815年將拿破侖的帝國滅亡了,奧地利趁機占領了歐洲很多地區(qū)。 3.歷史上奧匈帝國與德意志帝國和沙皇俄國組成了戰(zhàn)略聯(lián)盟。因此,在德國和俄羅斯的支持下,奧匈帝國占領了中歐和南歐很多地區(qū)。 4.1908年奧匈帝國吞并了波黑,1914年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在波黑被暗殺,這引發(fā)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5.奧匈帝國人口5135萬,是由十幾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但是奧地利族人口和匈牙利族人口無法在奧匈帝國的人口結構中占主體地位,并且經(jīng)常屠殺鎮(zhèn)壓其他民族的起義。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失敗后,奧匈帝國爆發(fā)了民族矛盾,因此導致奧匈帝國解體。 6.從奧匈帝國分裂出來的國家有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波黑。此外,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還被波蘭、羅馬尼亞和意大利占領。 |
|
來自: 唐鍵aeyoxfn6uj > 《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