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并不是只出現在經濟學家頭腦里和書本上的抽象概念和公式,它縈繞在每個人的周圍,人們生活中的日常行為都離不開它。例如,房價這么貴,到底是租房合適還是應該買房?為什么菜價又貴了?愛情該如何選擇?我是不是該換工作了……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有意無意地運用經濟學原理進行選擇和取舍,試圖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 首先,在購買消費品時,微觀經濟學能夠幫助我們根據經濟的基本走向和商品銷售的淡旺季,進行消費者決策分析,決定買什么,買多少,在哪兒買,何時買,如何買,盡可能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更超值的商品。 其次,微觀經濟學還可以指導我們的經濟實踐,幫助做出理性決定。明年就要畢業(yè)了,我究竟是該選擇升學還是就業(yè)?我的收入多少可用于支出,多少可用于儲蓄,多少可用于理財?經營一家公司應保持什么樣的資產負債、現金流和利潤情況才能使公司正常運營? 再次,微觀經濟學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對一些經濟問題產生興趣,啟發(fā)自己對一些社會熱門話題和現象進行討論、分析和判斷。 可見生活中無論大事小情,我們都可通過經濟學的理性視角來看待問題,觀察世界。形成經濟人的理性思維,能幫助我們兼顧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避免生活中發(fā)生許多無意義的沖動和瘋狂,從而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美好。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經濟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標準,親情、友情、愛情、正義感和同情心,仍將始終左右人類的判斷和決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