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五年,湖南省博物館榮耀歸來,今日下午正式向公眾開放 本報記者昨提前探館,帶您搶先看看新湘博新在哪
辛追夫人“身體”安好 “方罍之王”驚艷亮相
-
據(jù)了解,“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中展出的文物達4000余件套,其中90%以上的文物是首次在湖南省博物館內(nèi)展出。圖為展出的珍貴文物。
-
擴建后的湖南省博物館新館主體建筑設(shè)計時尚大方、湖湘文化特色濃郁。均為長沙晚報記者 李鋒 余劭劼 攝影報道
長沙晚報記者 任波
“都說最好的相遇是久別重逢”,與觀眾分別五年,湖南省博物館新館將在今日13時正式對外全新開放。
昨日下午,長沙晚報記者提前探館。長沙市民久違了的湖南省博物館發(fā)生了什么新變化?馬王堆出土的兩千多歲的辛追夫人離“家”五載,“身體”是否安然無恙?觀眾在新湘博能獲得怎樣的新觀感、新享受?且聽記者一一道來。
中國最美歌俑陪伴辛追夫人
為全方位展示極具特色的湖南歷史文化,新館開放后將重點推出“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和“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兩個大型展覽。在新湘博三樓的“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記者看到的是對馬王堆一號漢墓主人辛追夫人生前生活場景的全新復(fù)原。
主廳的幾案床榻是西漢時期長沙“億萬富婆”辛追主要活動場所,幾案床榻周邊擁簇著數(shù)十對舞樂歌俑。其中有一件保存最好、跪坐于地的著衣歌俑,頭發(fā)盤髻、臉部豐滿、高鼻梁、丹鳳眼、面施白粉、唇涂口紅、蛾眉修長、臉含淺笑,雙唇微張,似在歌吟。這件含笑歌俑正是1995年馬王堆漢墓文物赴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展出的被荷蘭人稱為“東方維納斯”的中國最美歌俑。
在三樓的馬王堆漢墓陳列中,到處都可看到距今兩千多年前辛追生活的種種場景,她曾經(jīng)吃喝玩樂的食物和器具。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從一幅名叫“導(dǎo)引圖”的帛書中“跳到”墻壁“電視機”里,大跳“廣場舞”的一段視頻。原來西漢辛追老太太時期,用于老年婦女健身的“廣場舞”就已經(jīng)流行。如果長沙城里的老太太們參觀新湘博后,會不會把這套“廣場舞”帶上長沙街頭,讓兩千多年前長沙流行的“舞蹈風(fēng)”,一直跳下去?
獲精心看護,辛追夫人仍然“身體健康”
只是記者尋尋覓覓,雖然找到了按照一比一比例復(fù)原的馬王堆一號墓的墓坑,墓坑采用聲光電的效果,看起來極魔幻,但就是找不到記者所關(guān)心的辛追夫人。
原來辛追夫人要先看完三樓的“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的部分后,再下一樓,才能看到辛追夫人曾經(jīng)睡過的“千年屋”——棺槨。然后在棺槨旁,一個被蒙上罩子的器具內(nèi)躺著的才是辛追夫人。記者昨天下午探館時,并未能見到辛追夫人的真面目。
但據(jù)湖南省博物館館長段曉明先生介紹,辛追夫人仍然“身體健康”,容顏不改。原因就在于辛追夫人在離開我們視線的五年時間里,得到了湖南省博物館和中南大學(xué)湘雅醫(yī)學(xué)院專家們精心的看護,在五年的看護期間,辛追夫人也得到了國家相關(guān)部門的密切關(guān)注,對辛追夫人實施保護的部門和團隊還榮獲了中國教育部頒發(fā)的科技推廣一等獎和國家文物局頒發(fā)的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大獎。
段曉明同時告訴大家,新湘博對辛追夫人的展示方式,已經(jīng)一改從前從上往下俯視的參觀模式,現(xiàn)在新湘博將其展示模式更改為讓人尊重的瞻仰模式。
國寶皿方罍、長沙楚國大夫墓文物驚艷
據(jù)段曉明介紹,在“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中,40%的文物是以前從未展出的,而在本次面向公眾開放的另一陳列“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中展出的文物達4000余件套,其中90%以上的文物是首次在湖南省博物館內(nèi)展出。
在所有文物中,道縣玉蟾巖出土的世界最早栽培稻和數(shù)千年前道縣古人類的牙齒或許已經(jīng)讓人稱奇,但在“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中能讓人稱奇的文物實在太多。早已聞名于世的清代瀏陽古樂曾引得孔子的家鄉(xiāng)曲阜也來人學(xué)習(xí),參觀了這個陳列才發(fā)現(xiàn),原來瀏陽文廟成套清代古樂就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館內(nèi)。
談到青銅器,不能不談數(shù)年前從海外歸來、從而器蓋合一的“方罍之王”皿方罍,皿方罍就在“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中展出,與它一同展出的還有寧鄉(xiāng)黃材寨子山出土的商代青銅人面紋方鼎,像湘潭縣九華鄉(xiāng)出土的商代青銅豕尊也同在一個展廳中,難怪段曉明面對記者提問,請他列舉數(shù)件鎮(zhèn)館之寶,他說不太好回答,原因無他,珍貴文物太多。
上世紀(jì)70年代,長沙建湘南路瀏正街口地底挖防空洞時,挖出了一座長沙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最高級別的楚國大夫墓。墓中文物用從地底掏挖的辦法取出,該文物長期以來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館,從未面世,此次新湘博將楚國大夫墓的文物全部展出,人們對此終將有一個全新認識。
博物館里“住”進清代民居
在博物館里參觀民宅,是不是很新鮮?在新湘博中居然就“藏有”從懷化會同縣高椅鄉(xiāng)巫水河畔的唐洲村征購過來的一幢清代民居建筑。
這幢民居建筑結(jié)構(gòu)相對較完整,建筑古樸自然,為木質(zhì)的兩層穿斗式結(jié)構(gòu),堂屋前懸掛有匾額,門窗上有精美的木雕飾,內(nèi)容多以民間吉祥圖案為主。建筑前檐還刻有木質(zhì)花罩,廳堂、居室的門雕、格扇、欄桿也都十分精巧。其所懸掛的木質(zhì)牌匾上書四個大字“績冠群英”,左端刻豎行小字“內(nèi)弟楊盛崗頓首拜,皇清咸豐十年歲次庚申冬月吉旦”,下方刻橢圓形章“指日高升”和方形印章“孫繼枮造”,右端刻“恭維唐府姊丈官印謨老大人嗣君榮升守御府”,邊刻長方形篆書印章“連升三級”。2010年因懷化市會同縣政府修建高椅水電站攔河筑壩,致使水壩上游的村民需要整體搬遷。湖南省博物館將該組老宅征購,拆卸并運回博物館,在此次新湘博的“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中經(jīng)復(fù)原展示出來,引人嘖嘖稱奇。
新湘博本次僅推出“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和“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其他陳列將于明年陸續(xù)開放,值得人們繼續(xù)期待。
相關(guān)鏈接
如何開啟新湘博體驗之旅?
長沙晚報訊(通訊員 黃志華 李葉)湖南省博物館從今日開始進入開啟階段,前三個月為試運行期間。下面一些信息可成為市民參觀前的攻略?! ?br> 免費開放對象
社會全體公眾,12歲以下未成年人必須由成年人陪護或集體組織方可入館參觀?! ?br> 免費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每日16:00停止入館);每周一為閉館日(逢法定節(jié)假日順延), 除夕閉館一天?!?br> 免費開放范圍
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
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
參觀方式
觀眾憑二代身份證安檢后免費免票參觀基本陳列,其他法定有效身份證件須先到票務(wù)窗口憑證件領(lǐng)票,再憑票安檢入館。觀眾可提前登錄博物館官網(wǎng)、官方APP、微信進行預(yù)約
溫馨提示
為有效維護參觀秩序,提高觀展質(zhì)量,敬請廣大社會公眾合理安排參觀時間,盡量錯開高峰期。試運行期間,每日限量觀眾15000人次。建議本地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