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是油畫畫面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顏色,與其他色彩一起構(gòu)成和諧關(guān)系。灰色不僅是一種中間色相,還具有中間明度、中間純度。 莫蘭迪習(xí)慣用粉橙、藍(lán)灰、米黃等顏色營造畫面隱秘氣氛。灰色美是建立在形式美和意境美。 莫蘭迪:喜歡以球形、圓筒形、橢圓等基本造型物體組合成“靜物”,其簡約的形式美在莫蘭迪的靜物作品中發(fā)揮到極致。 《靜物1938》?? 莫蘭迪任意擺置,瓶子大多呈水平排列。水平排列的瓶瓶罐罐充滿整個畫面,米白、綠灰的兩個瓶子放在兩邊,中間兩個紅橙色的罐子相呼應(yīng),米白、米黃、灰褐色的瓶子插在中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參差不齊、錯落有致。 凡·高( 1853—1890) 的色彩以鮮艷著稱。在人們的印象中,除了《吃土豆的人》 這一幅油畫之外,凡高從來沒有畫過灰顏色。 凡高的素描向我們顯示,他是善于觀察灰色調(diào), 正因如此凡高可讓鮮艷的顏色輕易做到富有層次。 凡高會巧妙利用灰色來平衡色彩的視覺效果。在較薄的畫面上,凡高利用色點(diǎn)分散在底色的效果豐富灰色調(diào)。 在顏料堆積厚實的畫面上,一些灰色在物體邊緣上閃爍,以平衡純色的躁動。 凡高的畫面顏色給觀者感覺即將沖出物體邊緣,這種效果大多是沿邊緣進(jìn)行填色完成。 注目于色彩的厚度,通常出現(xiàn)在畫面亮部、光線集中、距離最近、最飽和的地方,沉重的顏料還帶著液體的流動感,似乎還在流淌。隨著筆觸從畫面中開始擴(kuò)散,沖出邊緣,沖出畫框。 正因顏料的厚度, 感到二維空間里的三維視覺感受。而在邊緣處閃爍的薄薄灰色,暗示一個遙遠(yuǎn)的空間,在色彩擠壓下,使凡高繪畫充滿了神圣的光感。 凡高的色彩向我們說明,即使最艷麗的顏色,也不能脫離空間卻還具有感人的力量。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