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朱棣通過“靖難之役”成功登上皇位,完成了人生最偉大的目標,他在心中暗暗發(fā)誓,將來一定要做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讓地下有知的父親朱元璋看看,當初不把皇位傳給自己是一個多么錯誤的選擇。 正當朱棣沾沾自喜的時候,一個臃腫肥胖的身影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讓他原本高興的心情一下子變得失望透頂。這個肥胖的身影就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他是朱元璋欽定的燕王世子??涩F(xiàn)在朱棣做了皇帝,說什么都不想在自己百年之后,將皇位傳給這個一點都不像自己的長子。 史書記載,朱高熾人長的又矮又胖,而且身體一直不好,甚至走路都需要兩個太監(jiān)攙扶著,這讓一生好武的朱棣非常不喜歡。相比之下,朱棣更喜歡老二朱高煦,這個兒子不僅人長的威猛,而且性格也跟明成祖朱棣非常像,都喜歡騎馬打仗,似乎天生就是為了打仗而生。 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后,朱高煦就一直跟在身邊南征北戰(zhàn)。有一次危機時刻,正是朱高煦的及時趕到,才救了朱棣一命。事后朱棣撫摸著他說:你要多加努力,你大哥身體不好,將來大明的江山是你的。“勉之,世子多疾”《明史·漢王高煦傳》聽了父親的許諾,朱高煦更加賣命幫助父親奪取皇位,在整個靖難之役經(jīng)常沖在最前面,立下無數(shù)戰(zhàn)功。 可是當朱棣坐上皇位之后,他卻發(fā)現(xiàn)事情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長子朱高熾沒有因為身體衰弱一命嗚呼,而且還得到了朝中文臣的集體支持,在他們看來,依照封建禮法和太祖高皇帝立下的規(guī)矩,皇位應(yīng)該傳給長子。為此朱棣每天都十分發(fā)愁,他既不想向大臣妥協(xié),又想立老二朱高煦做太子。 左右為難的朱棣找來了內(nèi)閣首輔(明朝實際宰相)解縉,向他詢問該若何解決這件事情。解縉來了之后,直接了當?shù)膶χ扉φf:“為長,古來如此?;侍尤市?,天下歸附,若棄之立次,必興爭端。先例一開,怕難有寧日,歷代事可為前車之鑒?!敝扉σ娊饪N還是支持皇長子,就向他暗示可不可以立二子朱高煦,解縉見皇上還是堅持,就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锏。 解縉對朱棣只說了三個字:“好圣孫!”朱棣愣了一下之后,恍然大悟,與解縉相視而笑。最后朱棣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次子朱高煦為漢王,并令解縉撰寫立儲詔書,昭告天下。 原來解縉口中的好圣孫,只得是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也就是朱棣的孫子。當時朱瞻基正受到朱棣的喜愛,而且朱瞻基年少不凡,英姿颯爽,比其父英俊的多。見事明,能力強,是朱棣孫子輩中最優(yōu)秀的一個。正是由于朱棣選了朱高熾當太子,才有了后來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