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比喻說,如果說人生是一個五味瓶,那么親情就是最甜的一個;如果說人生是一幅畫,那么親情就是最絢麗的一筆。 此言極是。 -1-
從海南家回到廣州后,寫了《心愿》一文。大妹發(fā)來好幾條微信語音,說她的孩子們把文章念給她聽,大家都很傷感。 我回復說,我寫的是離家的情感,父母年老了,放心不下的情感自然會有的。因為不能常陪伴父母,傷感也是難免的。親情在,我知道大家的心,不用悲悲戚戚的。你們過好日子,就是對我的最大安慰! 一奶同胞,血濃于水。親情與生俱來,兄弟姐妹間悲喜相連。 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八個孩子,除了我,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四個妹妹。加上他們的孩子,我們就是一個有二十多人的親情群體了。這個群體血脈割不斷,親情一直都是濃濃的。 自從有了微信我就建了家人的微信群,起初只是我們幾個在外工作和讀書使用微信的親人。我給群起名為“群英會”,無意標榜什么,而是期待他們都有所作為。 后來,姐妹們相繼學會了用微信,陸續(xù)加入群來,全家人就大團聚了。 由于當年農(nóng)村女孩子基本都不讀書,小小年齡就要做農(nóng)活,我家“六朵金花”只有大姐和一個妹妹讀過中學,其余的都沒讀過書。姐妹們?nèi)粘O嗷柡?、交流,主要是語音加上表情。我有時即便不參加,每條語音也都點開聽聽,就像聽著他們圍在一起說話一樣,倍感親切。 為了讓親人都能了解我的工作和生活狀況,我經(jīng)常把日常生活和出差、旅游的照片發(fā)到群里。他們看到我瘦,總是叮囑我要吃好飯,注意休息。 親情,就在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張照片中。 -2-
我一般一年才回家一兩次,去年甚至僅是春節(jié)回家一次,與親人見面的機會不多。 回到家,姐妹們再忙也要趕過來見面,甚至我還沒到家已經(jīng)在等候。見到她們,我說話也不是很多,但大家都知道親情在我心中有很重的分量。到離家時,她們都來相送。 姐妹們?yōu)槲液偷艿芏己苄量?。她們與母親一起耕田種地,維持全家人的衣食。 姐姐讀書,二姐小時候要帶弟弟妹妹,幫著干家務、撿豬糞。家里靠母親一人掙的糧食不夠,二姐14歲就和母親一起挑起掙工分養(yǎng)家的重擔。 幾個妹妹長大后,也是一個接一個和母親一起勞作。出嫁之后,姐妹們也是“嫁人不離家”,家里的田地都是她們回來幫著耕種,一直到我有能力養(yǎng)父母而告別耕種。 姐妹們對我的好一直都銘刻在心上。 我在廣州讀書時,家里已沒有積蓄。姐姐妹妹們與父親趕著牛車到林場挖樹兜,拉回家劈成柴,再拉到鎮(zhèn)上去賣,把錢寄給我讀書。 姐姐在縣城蛋糕廠打工,我離家讀書,姐姐給我買了一個當時流行的水桶狀背包,顏色、形狀至今我都記得。 我沒有高官厚祿,但姐妹們有事,我都盡力支持。能為她們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是心里最大的安慰。無奈的是,我能為姐妹們做的還很少。 人生最甜的是“情”字,最苦也是“情”字。 -3-
兄弟情是另一種深厚的親情。 多年前,我寫過一篇《兄弟情濃如酒》的文章,記述幾件往事:
春節(jié)前從廣州回家探親,弟弟到??诖a頭接我。接上我,弟弟就把我的兩個行李袋搶過去,一只手一個提著走。 “兩袋行李都很重,我們一人提一個輕松點?!蔽蚁霃牡艿苁种邪岩粋€行李袋搶回來。 “你瘦弱,提著辛苦,我力氣大,一個人提著沒事?!钡艿懿蝗莘终f,硬是一個人提著??吹贸龅艿芤蝗颂嶂鴥纱欣畈⒉惠p松,但拗不過他,我只能跟著他走。 吃完午飯,我們一起上街。我發(fā)覺,弟弟總是有意跟在我的后面,很少和我并排著走。 “為什么你總走在我后面?”我不解。 “怕有人傷害到你。”弟弟帶著些許微笑說,“一旦有人從后面搶你手機之類,我就跟他干。” 我注意到,弟弟跟在我后面,眼睛不停掃視四周,就像一個處在高度警戒狀態(tài)的保鏢,隨時做好“戰(zhàn)斗”的準備。 “春節(jié)快到了,搶劫案件多。不過,哥,你放心,如果有人傷害到你,那怕是死,我也要保護你。” 弟弟說這些話時很認真。 剎那間,我的眼睛抑不住濕潤。
我比弟弟大六歲。 我讀初中時,弟弟讀小學。我住校,周末回家,我們一起做完作業(yè),就玩轉(zhuǎn)陀螺、抓迷藏,很少跟別人玩。在屬于我們的世界里,未諳世事的我們不知不覺萌生了一種相伴相依的情感。每個星期天傍晚我要返校的時候,彼此竟然依依不舍。 我要返校了,每次弟弟都在我家庭院的大門口與我揮手告別。我們一次又一次說“再見”、“再見”,可誰也不愿意真的立刻就走。我一邊倒退著走,一邊跟弟弟說再見,到了道路的轉(zhuǎn)彎處,我說真的走了,實際則躲在弟弟看不到的墻角邊,待我伸出頭來探看時,發(fā)現(xiàn)他仍在那里朝我這邊張望著。 我們因此又一次次重復說再見,一次次又沒有真的告別,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到天色黑下來,父母催促之下,我才不得不帶著惆悵回校。我與弟弟這特有的告別方式延續(xù)了五、六年,直到我中學畢業(yè)。
那個時候,弟弟還是聯(lián)絡父母與我之間的優(yōu)秀“通信兵”。 當時,農(nóng)村人生活困難,病死豬都不扔掉,宰殺后半賣半送給村人。每戶人家雞鴨死了,只要還沒腐爛,都當美味佳肴。 每逢家里雞鴨病死,或買了一份死豬肉,父母一定會派弟弟到鎮(zhèn)中學叫我回去吃,說是改善生活,增加營養(yǎng)。弟弟還小不能騎單車之前,每次都興奮地跑幾公里路來通知我,然后我們就高高興興追逐著回家。這個秘密被我的同學發(fā)現(xiàn)之后,弟弟有了害羞感。后來,他來通知我時,就躲在隱蔽處,看到我下課,就向我招手。
我工作時,弟弟還讀中學。由于家庭困難,我向父母提出,我承擔弟弟的讀書費用,直到讀完大學。 雖然我當年的收入不高,每月捉襟見肘,但我始終不違承諾。弟弟讀大學期間,為讓他吃得好穿得好,我每月給他的生活費都比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平均水平高出一二百元。 除了把自己愛不釋手的衣服給他,我每個季節(jié)都買些衣服、鞋子寄給弟弟。他告訴我,他穿的衣服幾乎都是系里同屆同學中最時尚、質(zhì)量最好的,很多同學都羨慕他有我這個哥哥。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相信最初的情感是源于血脈相連,后來則是對兄弟情的珍惜。兄弟肝膽相照,從少年時期起積淀的情感不僅不會被歲月流逝沖淡,反而像酒一樣越陳年越醇香。 -4-
我在家里是絕對的“權(quán)威”,姐妹們的孩子都“害怕”我,因為我對他們太過“苛刻”。 其實,我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求他們奮發(fā)努力讀書,期待他們都能讀書成才,走出社會后,能走正道,好好為人,努力過好生活。 我是個愛憎分明的人。姐妹們的孩子,愛讀書的,我痛愛有加。不愛讀書的,我無法容忍、接納,甚至不近人情。 我不知道這樣對不對,但是我無法改變自己,也不想改變自己。 昨天,知道小妹的9歲女兒迷戀看電視,好玩,不認真學習。我通過電話、視頻苦口婆心教育引導,還說好以后我會經(jīng)常打電話去問情況。 我還想,教育小孩僅靠枯燥的說教未必有用,打罵也未必行。待到今年暑假,計劃帶她到??诨驈V州看看,讓她看看大城市的漂亮繁華,引導她從生活的地方與大城市的巨大反差中懂得要努力學習才能考上大學,才可能會有好的生活。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更直接,更有效。 我要把她的成長掛在心上。但愿,我心中的期望不會失望。 問世上有幾多情? 人世間,永遠改變不了的是血脈相連的親情。 親情,就像酒,聞起來香,喝下去讓人醉。 親情,深藏在心里,流淌在血脈中。 人生路上再坎坷,親情溫暖在心間,伴隨著從過去走來,也伴隨著向未來走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