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風光(3179)鶴慶新華石寨子
中國銀都 鶴慶新華
鶴慶新華白族旅游村地處云南省西北部,座落在鶴慶縣城以北4公里的鳳凰山下,距麗江機場12公里,東與永勝相望,南與賓川相連,西與洱海,劍川接壤,北與麗江毗鄰,全村有3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1090戶,5303人。鶴慶新華白族是大理州白族的一個較為古老的分支,白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5%,是一個典型的白族聚居村寨。   新華村歷史悠久,是歷史上著名的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至今還保存著類似“古長城”的石城墻和石寨古遺跡,其歷史之謎尚待揭開。村民除具有白族的民俗民風外,還有一千多年的民族工藝品的生產歷史。所制作的產品,不論其工藝水平還是規(guī)模,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同時新華村兼有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周圍山水交相輝映,地下泉水儲量豐富,年平均氣溫13度,無嚴冬和酷暑,四季如春,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風格,豐富清澈的水域,既不乏江南水鄉(xiāng)的柔美,更具有高原獨特的水鄉(xiāng)情結。青瓦、白墻、藍天、碧水、青山及美麗勤勞的白族兒女,正是這高原水鄉(xiāng)的形式與靈魂,真正體現石寨子富有個性的生態(tài)理念。
 
新華村有悠久的民族手工藝加工歷史。據記載,早在一千多年的唐代南詔國時期,新華人即以門扣、手鐲、鍋、勺、瓢等銅制民族手工藝品制作為主,手藝以家傳為主。以謀生、養(yǎng)家糊口為目的。改革開放后,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經過新老藝人的不斷探索,新華村的銀制手工藝品以傳統(tǒng)工藝為基礎,沿襲家庭作坊、手工制作、個體經營模式,逐步走上規(guī)模化生產經營的道路,基本上形成“一村一業(yè)、一戶一品、前店后廠”的生產格局。手工藝制品包括生活、宗教、裝飾、收藏等大類,風格多樣,手工精湛、精美絕倫,暢銷全國,遠銷美國、法國、印度、尼泊爾、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
隨著大理、麗江飛機場的通航,大理至麗江二級公路的開通,以及大麗鐵路也將從此通過,新華村結束了“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境況,一躍成為大理、麗江、迪慶、西藏間來往的黃金通道,區(qū)位優(yōu)勢凸現,聲名與日俱增,倍受專家、學者看好。2001年7月石寨子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國家2A級景區(qū),并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中國銀都”,被中國村社發(fā)展促進會命名為“中國民俗文化村”。
下面是雪分享給大家欣賞的“銀飾品”

(這是純手工制作九龍壺哦!當地民族用來進酒的器皿)

(純手工制作的壺,用來燒水,泡茶,口感不錯。)

(純手工當地民族用銀子包的動物牙齒)

(純手工銀器茶壺,別有一番風味哦)

(純手工制作銀飾孩童佩戴的百家鎖)

(純手工制作銀飾孩童佩戴的百家手鐲)

(純手工制作銀飾手鐲,很漂亮)
 (純手工制作銀飾手鐲,很漂亮)
 (純手工制作銀飾手鐲,很漂亮)

(純手工制作銀飾手鐲,很漂亮)

(純手工制作銀飾手鐲,很漂亮)

(純手工制作銀飾手鐲,很漂亮)

(純手工制作銀飾手鐲,很漂亮)

(純手工制作,吃火鍋用的“吹鍋”)

(純手工制作,云南人俗稱“煙筒”)

純手工制作

純手工制作,九龍壺單只

(純手工制作,雪也不記得叫什么了,好像是掛家里墻上的)

(純手工制作,小副的九龍壁掛畫)

大副的九龍壁,那個架子也是當地的全手工工藝哦)

九龍壁

 
(銀條)
   (純手工制作,腰帶哦?。?/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