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fēng)卻起念
自古遵守承諾乃是中國之美德,守承諾不難,但守一輩子,甚至是守諾世世代代,便更難。2008年央視曾經(jīng)報道過這樣的一個新聞,有一個以周姓為主的小山村家族,為蚩尤大帝守墓超過4700年。
報道中的這個村莊,位于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zhèn)東南20公里大山深處,又名塔兒寺村,得名于村后山脊上的一座700多年的古塔。這是一個只有65戶151口人的小村落,村莊中以周姓為主,村中之人祖祖輩輩都在此生活。
古塔正對著的半山腰上有一座一米多高的無字石碑,石碑上部有長龍雕刻,下部則是光滑的大理石板。石碑旁則立著一塊南蚩尤墓碑,碑文寫著“據(jù)史籍和歷史傳說記載,黃帝大戰(zhàn)蚩尤于涿鹿之野,后蚩尤被殺,身首異處埋葬,其中部分尸骸藏于此處。又因此地處于黃蚩戰(zhàn)場之南故稱南蚩尤墓”。
接受采訪時候,村中的守墓人周德瑞曾說過,原來這蚩尤墓是由蚩尤祠中的老和尚看守的,但蚩尤祠卻在一次戰(zhàn)亂中被毀,老和尚為了躲避戰(zhàn)亂,也因此離開了一段時間,直至戰(zhàn)亂結(jié)束才回來繼續(xù)看守蚩尤墓。老和尚死后,作為老和尚的俗家弟子,周家人就繼承看守蚩尤墓的責(zé)任,并讓每一個守墓人都不能對外說是蚩尤墓,而要謊稱白龍墳,直至臨時前才能告訴繼任者。
就這樣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的過去了。也不知過了多少代,周家人始終堅(jiān)持著當(dāng)初的承諾,世代居住在蚩尤墓旁,直至周德瑞的父輩從未中斷過,到如今已有4700多年了。周家人不僅遵守守墓的承諾,更是用心呵護(hù)墓碑。相傳如今,蚩尤墓碑依舊能夠完好無損,這是因?yàn)槊看螒?zhàn)亂的時候,周家人都會將墓碑埋起來,待戰(zhàn)后再重新立到原來的地方。
山依舊是那座山,塔依舊是那座塔,連墓碑下的尸骨都沒有變化,變得是村莊中的人,一輩又一輩的人,生老病死也從不間斷。如今,這個小村莊將自己守了幾千年的秘密說了出來,與所有人分享。小村莊的寧靜開始被打破,這個蚩尤墓的傳說,漸漸地吸引了許多人的前來觀賞,而周德瑞老人則在這里給游客們講那些關(guān)于蚩尤,關(guān)于蚩尤墓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