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贊美頌揚法 特點: 各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如青松不怕嚴(yán)寒,楊柳隨處生長,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桂花香飄十里,留芳人間,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植物的這些特點往往使我們聯(lián)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要對不正之風(fēng)作斗爭;看到野草有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做人要不怕困難,不怕挫折……贊美頌揚法就是對植物的這些特點進行贊頌。采用贊美頌揚法首先要對植物的能聯(lián)想到怎樣做人的特點進行具體的描寫,并以此貫穿全文,這樣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其次文章中要把贊美的感情抒發(fā)出來,要在描寫植物中寫出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感人。此外還要注意首尾呼應(yīng),突出贊頌。 42、靜態(tài)素描法 特點: 動物的外形包括身體、毛色、腦袋、四肢、眼睛、耳朵、尾巴等。不同的動物,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不同,例如鳥只有兩只腳,但有一對翅膀;魚沒有腳,但不鱗和鰭。靜態(tài)素描法就是把動物靜態(tài)時各個部位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寫出來。采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首先要仔細觀察,分辨動物各個部位的顏色有什么不一樣。其次要找出各個部位形狀的特點。此外,要運用恰當(dāng)?shù)谋扔鳌_@樣,可以使讀者好像看到一幅動物的寫生畫。 43、總分結(jié)合法 特點: 采用總分結(jié)合法描述動物,要注意總述與分述之間關(guān)系。分述部分要緊緊圍繞總述所講的特點描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美麗,分述部分都要圍繞著美麗來寫;如果總述是講動物的“靈活”,分述部分就要圍繞它的靈活來寫。此外分述部分要有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先形狀后顏色,或先中間后兩邊,一定要有條理。 44、特征舉例法 特點: 采用特征舉例法描寫動物時,一般先指出動物的某一方面特點,然后舉具體的例子加以證實。采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抓住最能反映動物的這一方面的特點,而且要盡量寫具體,使讀者覺得可信。 45、特征說明法 特點: 采用特征說明法描寫動物,一般先介紹動物的某一特征,再說明它的作用,或說明為什么具有這一特征。接著采用同一方法逐一介紹動物的其他特征。采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科學(xué)性,要有依據(jù),不能采取想當(dāng)然的方法加以說明。為了提高寫作能力,我們要注意多閱讀科普讀物,了解動物的習(xí)性。 46、重點突出法 特點: 采用重點突出法描寫動物,首先要仔細觀察某一動物,找出它與眾不同的地方加以描述。在描寫動物的最主要特點時,要注意采用比喻、擬人、比較等方法,使重點部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采用重點突出法描寫動物,有的對主要特點詳細描述,次要特點一筆帶過;有的則內(nèi)寫主要特點,不寫次要特點。 47、成長變化法 特點: 用成長變化法描寫動物,要注意把動物從小到大整個過程中的幾個主要階段寫下來,不能采用寫流水帳的方法。描寫動物成長過程中的幾個主要階段時,要注意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避免中間銜接不上,使讀者看了莫明其妙。動物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采用這種方法描寫動物,要注意系統(tǒng)地觀察,要不意識地寫系列觀察日記,把觀察結(jié)果寫下來。最后,只要將觀察日記加以剪裁,就可成一篇反映動物成長過程的文章。 48、實驗證明法 特點: 采用實驗證明法首先要找出動物的一些鮮為人知的特點及習(xí)性,然后通過實驗來證明動物確實具有這方面的特點和習(xí)性。在記敘實驗的過程時,要把實驗的方法、經(jīng)過、結(jié)果有條理地寫下來,這樣才能使讀者信服。這一類作文一般按提出問題---進行實驗---明白道理的順序?qū)憽?/p> 49、群體描寫法 特點: 描寫一群動物,最要緊的是有詳有略,詳略得當(dāng)。要選擇具有特色的動物,重點觀察,重點描寫,其它的或者概括地寫,或者略寫一筆,要做到選材典型,重點突出。對重點描寫的動物,要抓住它的形狀、顏色、動作,進行具體的描繪。對略寫的動物,可抓住某一方面略提一下。描寫一群動物,切忌面面俱到。 50、現(xiàn)場目擊法 特點: 采用現(xiàn)場目擊法描寫動物,要把觀察的地點交代清楚,這樣讀起來具有真實感。由于現(xiàn)場目擊是以作者的觀察視點作為寫作的出發(fā)點,因此,描寫時不強求全面、完整,但是也要慎重選擇描寫的內(nèi)容,做到突出重點。采用現(xiàn)場目擊法描寫動物,要注意在敘述過程中交代清楚哪些是親眼見到的,哪些是猜想的。這樣文章具有科學(xué)性。 51、擬人法 特點: 把動物比擬成人要注意找出動物的特征與人相似之處,并進行細致的描繪。把動物比擬成人,首先要從整體上把它比擬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處。這樣,我們讀了以后才能有整體感。如果只抓住局部進行比擬,容易顯得不倫不類,不易讀者想象。把動物比擬成人,也用于動物動作的描寫。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動想象動物動作的目的。 52、動物自述法 特點: 動物自述法是采用第一人稱來描寫動物,因此文章中要把“我”當(dāng)作動物來寫。這里要注意在寫作時把“我”和動物融為一體,不能露出痕跡來。動物自述法是采用擬人的方法來描寫動物,因此在描寫時,既要反映動物外形、動作、習(xí)性的特點,又要體現(xiàn)人的一些特點。這樣才能使文章既具有科學(xué)性,又顯得生動活潑。 53、議論抒情法 特點: 采用議論抒情法記敘動物,要對能給予啟示的動物特點進行仔細觀察,然后進行詳細的描述,這樣議論或抒情時就會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議論抒情法要把動物的某些特點與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要具有的精神、品質(zhì)、思想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描寫動物特點時,要為議論抒情作好準(zhǔn)備;議論、抒情時,要圍繞所描寫的特點進行。采用議論抒情法描寫動物,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進行描寫、抒情、議論。 54、景物襯托法 特點: 景物襯托法就是描寫動物,首先要集中筆墨描寫好動物,寫出動物的特點。動物的描寫要成為文章的中心。其次描寫動物周圍的景物時,要為描寫動物服務(wù)。景物的描寫在全文中只是起襯托的作用,不能喧賓奪主。 55、季節(jié)特征法 特點: 采用季節(jié)特征法描寫自然景物,一定要對景物四季不同的特征進行仔細觀察。描寫時,既要逼真地再現(xiàn)具體的時令特征,又要表現(xiàn)景物本身的特征,使時令特征和景物特征融為一體。在描寫景物的四季特征時,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各有側(cè)重。此外,運用季節(jié)特征法描寫景物時,不能變換景物的地點,要對同一地點的不同季節(jié)景色描寫。 56、隨時變化法 特點: 隨時變化法一般運用于描寫日出、月上、日落、月夕等天空的景色變化,以及描寫刮風(fēng)、下雨、下雪等氣色變化。采用隨時變化法描寫景物,一定要注意仔細觀察時間的推移過程中,景物所發(fā)生的細微變化,這樣才能言之有物。在描寫景物時,要把時間的變化交代清楚,這樣能反映景物變化的時間進程感。其次要把景物在各個時間里自身特征的變化描寫具體,使讀者好像看到一場景物變化的小電影。 57、日內(nèi)變化法 特點: 同一景物在一天內(nèi)不同的時刻,景色是不一樣的。采用日內(nèi)變化法描寫景物,我們必須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去勾畫景物的不同畫面,并做到各有側(cè)重,避免畫面相似。采用日內(nèi)變化法描寫景物,不能只改變景物的地點,但是側(cè)重點可以變化。這樣,才能做到同中有異。 58、定點換景法 特點: 運用定點換景法描寫景物,首先在觀察景物時要注意選擇好觀察點。因為表現(xiàn)同一事物時,立足點不同,觀察的“方位”、“角度”不同,呈現(xiàn)的面貌也各不相同,表達效果大不一樣。其次描寫時要注意把觀察點交代清楚,即使不用文字作專門說明,也應(yīng)該讓讀者能從描寫中領(lǐng)會到作者觀察的立足點和角度方位。此外,描寫時要按照一定順序,即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從左到右或從右至左等等。這樣可以把景物寫得層次清楚,鮮明逼真,有立體感,給讀者以如臨其境,如在目前的感受。 59、定景換點法 特點: 同一景物,從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現(xiàn)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采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景物的差異寫出來。采用定景換點法描寫景物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化情況交代清楚,使讀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觀察到的。其次交代觀察點時要按一定的順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此外描寫景物時,注意從不同的側(cè)面去反映,使讀者對景物有整體感。 60、移步換景法 特點: 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于游記或參觀記,描寫景物時,人走景移,隨著觀察點的變換,不斷展現(xiàn)新畫面。采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首先要把觀察點的變換交代清楚。這樣,讀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覽或參觀的路線。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見到的景物具體地展現(xiàn)出來,使讀者看到一幅幅絢麗多彩、內(nèi)容豐富的生動畫面。采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景物時,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展示不同的畫面,避免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其次要進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繪出來,刪去一般性的描寫,避免記流水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