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yǎng)與英語教學的關系 如果不能準確把握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就不能理解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 長期以來,我們都特別關注于英語學科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這樣的誤區(qū)就導致了教學中只注重英語語言知識的灌輸,忽略了英語知識還有其育人價值,就像學習語文一樣,每篇課文都要了解背景、體會教育意義,語文老師熱愛刨根問底,這恰恰是英語老師缺乏的,至少是我缺乏的。這就要求英語老師除了扎實的語言知識外,還要有洞悉文化的能力,其實就是一種深度學習的能力,這種思想和能力帶入課堂中,相信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并且深刻的。 那么真正的育人,就要挖掘英語語言背后的人文性,傳遞給學生正確的文化異同。如行為舉止要文明,課堂中就應該教給學生正確的行為舉止,邊做邊說邊體驗。除了語言知識外,在英語課堂我們還可以教給孩子更多,這樣的課堂才有厚度。那么想解決這樣的問題,就要求我們英語老師要多關注課本中的語境,善于查找資料,充分備課,有參考地備課,并且要多讀書。 真正的核心素養(yǎng)是要在英語語言學習的基礎上從人的全面發(fā)展角度出發(fā),體現(xiàn)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適應社會需要這一要求。核心素養(yǎng)的獲得是為了使學生能夠發(fā)展成為更為健全的個體,并為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英語學科有育人的價值,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包括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發(fā)展。推廣宣傳的“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對于老師來講是挑戰(zhàn),是需要在教學中秉持并不斷深化的,然而對于學生來講“核心素養(yǎng)”,是未來。
|
|
來自: 馮新梅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