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泡腳的習慣,睡前用溫熱的水洗洗腳,不但能趕走一天的疲勞,還有助于睡眠。今天,中醫(yī)教你在水中加點中藥,能讓泡腳有更多養(yǎng)生保健的功效。 艾草:回陽、祛濕 艾草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用艾草泡腳還能夠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每周用艾草泡腳2-3次,身體虛寒、虛熱、實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慢性支氣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鍋中加入小半鍋清水煮10分鐘,煮好后倒入腳盆中加入適量冷水調至40℃左右即可。 注:用艾草泡腳期間應當注意,同時多喝溫開水,少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發(fā)燒和患有低血壓、糖尿病的人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艾草泡腳。 紅花:防凍瘡 紅花是一種婦科常用中藥,它能夠活血通經,祛淤止痛。冬季容易發(fā)生凍瘡和皮膚皴裂的人在秋季應該提早用紅花泡泡腳,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取紅花10-15克(大約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腳,能夠預防和改善凍瘡。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紅花同時煮水用來泡腳,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預防和減輕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 如果血液循環(huán)不好,平時手腳容易發(fā)麻,或者下肢出現淤血,就可以用這兩種藥材一起泡腳。泡腳后,不僅能夠使血液循環(huán)問題得到改善,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質量。在感冒期間用紅花和艾草泡腳,還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醫(yī)上屬于辛溫解表藥,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較小?,F代醫(yī)學認為生姜能夠刺激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腳。 取15—30克的生姜,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后,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 桂皮:消腫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它與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溫腎陽的作用。用它們泡腳,對于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塊)煮后泡腳。連續(xù)用此法泡腳能夠起到一定的消腫作用。 |
|
來自: 寂寞的季節(jié)314 >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