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都認為利弗莫爾是純投機性質(zhì)的,其實不然。如果認認真真看過他的股票作手回憶錄,就會發(fā)現(xiàn)他不僅是熱點高手,而且還是具有投資性質(zhì)的投機行為而已。像他當時交易的股票都是必須自己熟悉的,親自調(diào)查過的,公司業(yè)績是非常不錯的,這是他交易的最根本原則,而且還必須是當時的大熱點,比如當時的鋼鐵,炊具等等??上攵思覍灰椎囊笫嵌嗝吹目量?。而且他的交易是非常靈活的,都是根據(jù)當時的市場情緒、行情演繹和標的公司的發(fā)展狀況來進行交易的,可長可短。那么他這種就不是純粹的投機,而是基于有價值標的的投資性質(zhì)的投機而已。當然,投機和投資本身是很難嚴格分開來定義的,他們本身之間是互相相輔相成的,并不是完全的對立面。 那么巴菲特呢,很多人估計又會認為他是純粹的價值投資者。這完全搞錯了。他的投資理念和投資行為是跟利弗莫爾一樣的,都是成長股投資。不過由于他后來做到資金非常龐大的情況下,是不得不投資一些銀行保險之類的價值股,主要是確保大部分資金的安全和流動性,不然都沒東西可投資的了。所以現(xiàn)在看他好像就是純粹的價值投資者。就像現(xiàn)在為什么國家隊和社保基金大量資金都投資銀行保險是一個道理,主要是確保資金的穩(wěn)定和安全,還有一個流動性。他20歲前也是跟很多人一樣,通過技術分析來做短差和波段,結(jié)果沒怎么成功。后來師從格雷厄姆后他對上市公司本身的發(fā)展成長是非常重視了,他當時所投資的可口可樂和糖果都是當時的暢銷品,是非常具有市場空間的,也就是現(xiàn)在所謂的成長性,還有其他許多其他行業(yè),在當時都是快速發(fā)展的。跟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的情況。為什么他到現(xiàn)在都不減持可口可樂和糖果呢,一個是他天天喝的,都已經(jīng)是可口可樂忠實的粉絲,而且可口可樂又沒走下坡路;另外一個糖果是他老家的,他自己控股的公司,業(yè)績一直不錯,人家當然不可能去減持了。比如今年的IBM他就完全清倉了,理由很簡單,IBM公司不具備他要求的成長性了,像比亞迪他到現(xiàn)在一直持有不減倉,以及不斷加倉蘋果股票都說明了他的成長性的眼光獨到?,F(xiàn)在很多人都拿他來比較,在我看來,目前沒有一個人有他那樣的能力。唯一可以和他不相上下的就屬彼得林奇了。 說到彼得林奇,其實他也一樣,對投資都是非常嚴格的,也是屬于基于價值上的成長性投資。至于彼得林奇的具體我就不說了,他們?nèi)齻€人其實都是一個體系里面的。而利弗莫爾是集大成者,所以華爾街沒人敢排在利弗莫爾的前面。其實華爾街一路走下來,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投資天才也是在走下坡路了,利弗莫爾之后再無來者。只不過后面的人只是某個投資領域的佼佼者而已。 所以回過頭來,如果國家隊把大部分資金都投資中小創(chuàng)上,股價都會被拉爆的,而且結(jié)局是進去容易出來難。以前德隆系上千億的資金(占當時A股總市值5%左右,當時整個證券市場總市值也才10萬億不到)坐莊吃進大量籌碼到后來都無法賣出被完全套牢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如果仔細復盤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國家隊和社?;鹜顿Y能力是不一般的,在他們眼里,沒有什么主板中小創(chuàng)之分,只要公司成長性好的,業(yè)績又是非常不錯的,大部分這些股票里都有他們的身影。所以不管怎么樣,公司的真成長性和業(yè)績這個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
|
來自: 老三的休閑書屋 > 《交易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