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原發(fā)性高血壓。 (二)診斷依據(jù)。 根據(jù)《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10)及JNC8與ESH相關(guān)指南。 1. 高血壓的定義: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90mmhg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颊呒韧懈哐獕菏?,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 2.根據(jù)血壓升高水平,又進一步將高血壓分為1級、2級和3級(見表1)。當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屬于不同級別時,以較高的級別為準。 表1 血壓分類水平和定義
3.尋找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以及相關(guān)臨床情況,按心血管風(fēng)險分層(見表2): 表2 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危險分層
4.除外各種繼發(fā)性高血壓。 (三)進入路徑標準。 1. 第一診斷為原發(fā)性高血壓(ICD-10:I10xx11)。 2.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間不需特殊處理(檢查和治療),也不影響第一診斷時,可以進入路徑。 (四)標準住院日為7-10天。 (五)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血生化(鉀、鈉、鈣、空腹血糖、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尿酸、肌酐);估算的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全血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鏡檢);心電圖。 2.根據(jù)患者病情進行的檢查項目 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或口服糖耐量試驗(當空腹血糖>6.1mmol 時測定)、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應(yīng)蛋白、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項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規(guī)檢查蛋白陽性者);24 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ABPM)、24小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頸動脈超聲、眼底、胸片、脈搏波傳導(dǎo)速度(PWV)以及踝臂血壓指數(shù)(ABI)等、腎和腎動脈CT或超聲。對有合并癥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相應(yīng)的腦功能、心功能和腎功能檢查。 (六)治療方案的選擇。 1.非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yù)):減少鈉鹽攝入,增加鉀鹽攝入;控制體重;不吸煙;不過量飲酒;體育運動;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規(guī)律及充足的睡眠。 2.高血壓的藥物治療:(1)常用降壓藥物包括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五類。此外,α-受體阻滯劑或其他種類降壓藥有時亦可應(yīng)用于某些高血壓人群。(2)降壓藥物的聯(lián)合應(yīng)用:Ⅱ級高血壓和(或)伴有多種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或臨床疾患的人群,往往初始治療即需要應(yīng)用兩種小劑量降壓藥物,以及由上述藥物組成的固定配比復(fù)方制劑。如仍不能達到目標水平,可在原藥基礎(chǔ)上加量或可能需要3種,甚至4種以上降壓藥物。 3.調(diào)脂治療:首先應(yīng)強調(diào)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當嚴格實施治療性生活方式3-4 月后,血脂水平不能達到目標值,則考慮藥物治療,根據(jù)血脂異常的類型選擇藥物種類,膽固醇升高為主的患者一般首選他汀類藥物。 4.抗血小板治療:高血壓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風(fēng)險者可用小劑量阿司匹林(75mg~100mg/d)進行一級預(yù)防。高血壓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可用小劑量阿司匹林(75mg~100mg/d)進行二級預(yù)防。 5.其他藥物:伴隨疾病的治療藥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