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頃(氐胡、仇池)(184-296) 楊騰(26)甲子184 楊駒(20)庚寅210 楊千萬(33)庚戌230 楊飛龍(30)癸酉263 仇池(楊氏五國)(296-580) 前仇池(296-371) 楊茂搜(22)丙辰296 楊難敵(18)丁丑317 楊毅(2)乙未335 天水公(~初襲)(20)丁酉337 仇池公(~國)(1)丁巳357 楊俊(4)丁巳357 楊世(9)辛酉361 楊統(tǒng)(1)庚午370 楊纂(2)庚午370 后仇池(386-443) 武王(楊定)(10)丙戌386 惠文王(~盛)(30)乙未395 孝昭王(~玄) 元喜(4)乙丑425 大秦王(~難當(dāng))(7)己卯(九)429 建義(8)丙子(三)436 哀王(~保熾)(1)甲申444 未王(~保宗)(1)甲申444 武都(447-477) 武都王(楊文德)(8)丁亥447 楊元和(11)乙未455 楊僧嗣(7)丙申466 武興王(~文度)(4)癸酉473 武興(478-552) 文王(楊文宏)(1)戊午478 順王(~后起)(7)己未479 安王(~集始)(17)丙寅486 關(guān)王(~紹先)(32)癸未503 惠王(~智能)(10)乙卯535 理王(~辟邪)(8)乙丑545 陰平(477-580) 楊廣香(6)丁巳477 楊炅(12)癸亥483 楊崇祖(16)乙亥495 楊孟孫(1)辛卯511 楊定(31)辛卯511 楊太赤(22)壬戌542 楊法深(16)甲申564 高昌(435——640) 前高昌(435——460) 高昌王(闞爽) 緣禾(3)乙亥435 龍興(2)戊寅438 緣禾(1)辛巳(三)441 建平(2)辛巳(四)441 酒泉王(沮渠無諱) 承平(1)癸未443 干壽(1)癸未443 河西王(~安周) 承平(15)乙酉445 后高昌(460-497) 闞伯周(6)庚子460 永康(11)丙午466 闞義成 永康(1)丁巳477 闞首歸 太平(4)丁巳477 張孟明 建初(8)辛酉481 馬儒 建平(8)己巳489 曲氏高昌(497——640) 昭武王(曲嘉)(5)丁丑497 承平(8)壬午502 義熙(16)庚寅510 道昭王(~光) 甘露(4)丙午526 永昭王(~堅(jiān)) 章和(18)辛亥531 惠安王(~玄喜) 永平(2)己巳549 文成王(~口) 和平(4)辛未551 文興王(~寶茂) 建昌(6)乙亥555 文靖王(~干固) 延昌(41)辛巳561 獻(xiàn)文王(~伯雅) 延和(13)壬戌602 文成王(~口) 義和(6)*甲戌614*義和六年,獻(xiàn)文王廢除義和年號(hào),改為延和十八年。 獻(xiàn)文王(~伯雅) 重光(4)庚辰620 獻(xiàn)武王(~文泰) 延壽(16)甲申624 惠德王(~智盛) 庚子(1)庚子640 吐谷渾[慕容氏](312-663)663年,吐蕃破國,舉族內(nèi)遷歸唐,建立青海政權(quán)。 吐谷渾(6)壬申312 吐延(13)丁丑317 葉延(23)己巳329 碎奚(20)辛亥351 白蘭王(視連)(19)辛未371 視羆(11)庚寅390 烏紇提(大孩)(5)庚子400 武王(樹洛干)(12)乙巳405 澆河公(阿豺)(8)丁巳417 惠王(慕璝)(11)甲子424 西平王(慕利延)(16)丙子436 河南王(拾寅)(29)壬辰452 度易候(10)辛酉481 伏連籌(51)庚午(八)490 夸呂(52)庚申(十一)540 世伏(6)辛亥(二)591 伏允(39)丁巳597 甘豆可汗(順)(1)乙未(十二)635 烏地也拔勒豆可汗(諾曷缽)(54)乙未635 青海[慕容氏](663-798) 青海國王(諾曷缽)(25)癸亥663 成王(~忠)(11)戊子688 勤忠可汗(~宣超)(11)戊戌 698 觀樂王(~曦皓)(30)己酉 709 慕容兆(59)己卯 739 慕容復(fù)(1)戊寅798 鄧至(白水羌)(430——554) 像舒治庚午430 像舒者 像屈耽 [以后三世世系不明] 像舒彭(7)壬辰502 像覽蹄己丑509 [以后二世世系不明] 像檐桁 宕昌(417——564) 梁勤(7)丁巳417 梁彌忽(36)甲子424 梁虎子(8)庚子460 梁彌治(10)戊申468 梁彌機(jī)(7)己午478 梁彌博(1)乙丑485 梁彌頡(3)乙丑485 梁彌承(4)戊辰488 梁彌頜(1)壬午502 梁彌邕(3)壬午502 梁彌博(5)乙酉505 梁彌泰(15)庚寅510 梁屳定(16)乙巳525 梁彌定(23)辛酉541 梁獠甘550年 梁彌定 第二次550年—564年 宇文部[宇文氏] (260-345) 宇文普回? 宇文莫那? [數(shù)代以后] 宇文莫槐(33)庚辰260 宇文普撥 癸丑293 宇文丘不勤 宇文莫廆 宇文遜昵延 宇文乞得龜 宇文逸豆歸(12)癸巳333 段遼(遼西、徒何)(251-356) 段日陸眷(19)辛未251 段乞珍(33)庚寅270 段務(wù)目塵(7)癸酉303 段就六眷(8)庚午310 段涉復(fù)辰(1)戊寅318 段匹磾(1)戊寅318 段末波(段末杯、段末柸)(7)戊寅318 段牙(1)乙酉(三)325 段護(hù)遼(17)丙戌326 段郁蘭(7)癸卯343 趙帝(~勤)(2)庚戌350-352 齊王(~龕)(6)庚戌350-356 蠕蠕(芮芮、茹茹)(?——402)402年,蠕蠕郁久閭社侖建立柔然汗國。 木骨閭 車鹿會(huì) 吐奴傀 跋提 地粟袁 匹侯跋 縵紇提 曷多汗 柔然[郁久閭氏](402-552) 丘豆伐可汗(郁久閭社侖)(9)壬寅402 藹苦蓋可汗(~斛律)(4)辛亥411 郁久閭步鹿真可汗(~不受)(1)乙亥415 牟汗紇升蓋可汗(~大檀)(15)丙辰416 敕連可汗(~吳提)(13)癸丑431 處羅可汗(~吐賀真)(19)甲申444 受羅部真可汗(~予成) 永康(21)甲辰464 伏名敦可汗(~豆侖) 太平(7)乙丑485 候其伏代庫者可汗(~那蓋) 太安(15)壬申492 佗汗可汗(~伏圖) 始平(2)丙戌506 豆羅伏跋豆伐可汗(~丑奴) 永平(4)戊子508 建昌(30)壬辰512 敕連頭兵豆伐可汗(~阿那瓌)(2)壬戌542 彌偶可杜句可汗(~婆羅門)(5)癸亥543 鐵伐可汗(~鐵伐)(2)戊辰548 登注可汗(~登注俟利)(1)庚午550 庫提可汗(~庫提)(1)辛未551 庵羅辰可汗(~庵羅辰)(1)壬申552 鄧叔子可汗(~鄧叔子)(2)癸酉553 翟魏(丁零)(330-392)翟魏建國于330年,385年改稱趙,389年改國號(hào)為魏。 翟斌(55)庚寅330 翟真(1)乙酉385 趙王(鮮于乞)(1)乙酉385 翟成(2)乙酉385 天王(~遼)(2)丙戌386 建光(3)戊子388 定鼎帝(~釗) 定鼎(1)辛卯391 高車(敕勒、鐵勒)[副伏羅氏](487——541) 阿伏至羅(16)丁卯487 跋利延(2)癸未503 彌俄突(11)乙酉505 伊匐(8)丙申516 越居(12)甲辰524 比造(4)丙辰536 去賓(1)庚申540 突厥[阿史那氏](552-743) 前突厥(552-581) (581年-587年,583年西突厥達(dá)頭可汗自立,東西突厥正式分裂) 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門)(1)壬申552 乙息記可汗(~科羅)(逸可汗)(1)壬申(二)552 木桿可汗(~侯斤)(20)癸酉553 佗缽可汗(~庫頭)(10)壬辰572 第二可汗(~庵羅)(1)辛丑581 東突厥(581-630) 沙缽略可汗(~攝圖)(7)辛丑581 葉護(hù)可汗(~處羅侯)(莫何可汗)(2)丁未(二)587 都藍(lán)可汗(~雍虞閭)(12)戊申(十二)588 啟民可汗(~染干)(10)己未(十二)599 始畢可汗(~咄吉世)(11)己巳(十一)609 處羅可汗(~俟利弗設(shè))(2)己卯(二)619 頡利可汗(~莫賀咄設(shè))(10)庚辰(二)620 西突厥(552-657) 西突厥汗國立國于6世紀(jì)中期,強(qiáng)盛時(shí)疆域囊括整個(gè)中亞,7世紀(jì)后期被中國唐朝所滅。 葉護(hù)可汗(阿史那室點(diǎn)密)(23)壬申(二)552 達(dá)頭可汗(~玷厥)(28)乙未575(576年-603年,583年正式獨(dú)立) 泥利可汗(~鞅素)(18)癸亥587 處羅可汗(~達(dá)曼)(4)乙丑605(603年-611年,被中國隋朝扣留) 射匾可汗(10)己巳609(611年-618年) 統(tǒng)葉護(hù)可汗(12)戊寅628(618年-628年) 莫賀咄可汗(1)庚子640 肆葉護(hù)可汗(~薄布特勒)(2)庚子640(628年-632年) 俟毗(628年-630年,統(tǒng)葉護(hù)叔,自立為可汗,敗死于肆葉護(hù)) 咄陸可汗(1)壬寅642(632年-634年) 咥利失(634年-639年,敗于乙毗咄陸,西突厥分裂) 乙毗沙缽羅葉護(hù)(639年-641年,為乙毗咄陸擊殺) 乙毗咄陸(638年-646年) 乙毗射匾可汗(8)壬寅642 沙缽羅可汗(~賀魯)(7)庚戌650 左廂咄陸五部(南庭)(657-719) 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5)丁巳657 十姓可汗(~都支)(15)壬戌662 阿史那元慶(1)乙酉685 阿史那俀子(5)丁亥687 阿史那仆羅(7)壬辰692 阿史那拔部(4)己亥699 阿史那獻(xiàn)(16)癸卯703 阿史那震(2)丁巳717 右?guī)М呂宀?北庭)(657-742) 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步真)(10)丁巳657 阿史那遮匐(12)丁卯667 阿史那斛瑟羅(25)己卯679 阿史那懷道(36)甲辰704 阿史那昕(2)庚辰740 漠北突厥(639-650) 泥孰可汗(思摩)(5)己亥(七)639 車鼻可汗(斛勃)(6)甲巳644 漠南突厥(679-681) 泥熟匐可汗(1)己卯679 伏念可汗(1)庚辰680 后突厥(655-743) 頡跌利可汗(阿史那骨咄祿)(37)乙卯655 遷善可汗(~默啜)(26)辛卯(八)691 拓西可汗(~那匐懼)(1)丙辰(六)716 毗伽可汗(~默棘連)(19)丙辰(七)716 伊然可汗(8)甲戌(十二)734 登利可汗(1)辛巳741 骨咄葉護(hù)可汗(1)辛巳(七)741 烏蘇米施可汗(3)辛巳(八)(741年-744年,為部將所殺,突厥大亂) 白眉可汗(~鶻隴匐)(2)甲申(八) (744年-745年,為回紇懷仁可汗所殺,后東突厥滅亡) 突厥(925-941) 渾解樓(2)乙酉925 張慕晉(4)丁亥927 杜阿熱(10)辛卯931 突騎施(690——758) 懷德王(烏質(zhì)勒)(17)庚寅690 欽化可汗(娑葛)(2)丙午706 忠順可汗(蘇祿)(30)戊辰708 吐火仙可汗(骨啜)(前元)(1)庚寅738 葉護(hù)頓阿波可汗(1)己卯739 莫賀達(dá)干可汗(5)庚辰740 吐火仙可汗(骨啜)(后元)(5)甲申744 移拔可汗(1)己丑749 佚名可汗(3)庚辰750 登里伊烏密施骨咄錄毗可汗(1)癸巳753 阿多斐羅可汗(5)癸巳7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