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一個深秋,有一位母親領著兩個小女孩,在香港的街頭,毫無目的穿梭在匆匆的人群之中。那一年,她剛剛32歲,兩個孩子大的也才剛剛8歲,小的才只有4歲。無助的娘仨,剛剛被一位作為至親的男人所拋棄。母親雖然眼含淚水,但在兩個女兒面前抑制住了,因為她知道現在考慮的不只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兩個孩子。 臧劍和 這位母親名叫臧劍和,曾經在山東的一家縣醫(yī)院做護工,原本土生土長的山東女孩,卻在婚姻的推動下,來到了闊別千里的異國他鄉(xiāng)——泰國。那一年,她在醫(yī)院遇到了一位泰國人,兩人一見傾心,遂喜結連理。不久,就有了他們的愛情結晶,兩位漂亮的千金。四口之家,每天都很開心,不知不覺過了6年,丈夫有了回國的打算,并承諾回國之后,很快回來接母女仨。但這一等,就是三年。 1977年,丈夫終于履行了當初的諾言,把娘仨接到了泰國,但一切都變了,丈夫在泰國又娶了一個女人,生了一個兒子。 臧劍和和兩個女兒 雖然,苦等三年,終于有了一個完整的家,但在家里,她和兩個女兒,并不被婆婆公公待見,并時常被嫌棄,丈夫也不能替她們著想,為了自己,更為了兩個女兒的尊嚴,她于當年領著兩個女兒,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就出現了上面所說的那一幕。 母女三人最終在香港銅鑼灣破舊的工廠附近的一舊樓里,找到了住所,雖然空間只有4平米,沒有窗戶,但至少有地方睡覺了。 為了能吃上飯,至少能讓孩子吃飽,不會英語和港語的她只能在飯店干些搬運或者洗盤子、洗廁所的粗活。但不久也因,在一次搬運中不小心摔傷了腰,店里賠了一些錢,然后辭退了她。 臧劍和 她又一次陷入了惆悵之中,為了生活她還是要繼續(xù)另找工作。就在她找工作的期間,一天,一位以前工作中的一位朋友到了她家看望她,聊著就到了吃飯的點,于是,她親手做了水餃來款待這位朋友,當朋友吃了第一口水餃后,不覺大叫起來,“太香了”。這樣的水餃在外面賣,一定很受歡迎,朋友一邊說著,一邊吃著美味的水餃。 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朋友走后,臧劍和思忖著朋友的話,何不試一試,一方面有些自由時間照顧孩子,一方面又可補貼家用。 女企業(yè)家臧劍和 于是,她邁出了第一步,推著小車,到銅鑼灣大街上賣水餃,第一次,又害羞,心里又沒底,于是她也沒有吆喝,只是等著是否有人來買。這時,幾位學生模樣的孩子,來到了她的推車旁,每人要了一碗水餃。此時,臧劍和心里雖然高興,至少有人買了,但也緊張起來,因為不知道他們如何評價。但這些孩子吃了幾口水餃后,不覺大叫“好好吃啊”。這時,臧劍和的臉上才漏出了笑容。之后,她對自己的水餃更加有信心了,并且她的水餃一直受到顧客的好評。 后來,她又不斷改進自己的水餃口味、品質,使其更加受到顧客的喜愛,因此她的攤位前總是排著很長的隊。就這樣,當年吃不上飯的臧劍和,此時卻被當地人稱為“水餃皇后”,相繼“灣仔碼頭”水餃也由此誕生了。 臧劍和一家 之后,上帝又一次,眷顧了這位水餃皇后。有一次,日本大丸百貨公司老板的千金因為挑事,什么都不吃,但當家里人煮好了灣仔碼頭水餃喂她時,卻一口氣吃了20多個,這就讓這位掌管日本最大零售集團的老板對灣子碼頭有了很深的印象。 不久,大丸百貨的人就找到臧劍和,打算和她合作,讓其在百貨商場銷售,但需要以大丸公司的名義出售,此舉被臧劍和一口否決。大丸公司實在不想放棄臧劍和,經過再三商量,最終做出讓步用灣仔碼頭的牌子。 后來,隨著臧劍和的精益求精,水餃不斷改善,合作商也越來越多。1996年,灣仔碼頭水餃在香港已經家喻戶曉。之后,以臧劍和為原型的《水餃皇后》播出后,更讓她成為了風云人物。 臧劍和教員工包水餃 1995年,灣仔碼頭水餃的銷售額已達到5億,占領了華東冷凍食品的半壁江山,后來產品又出口到歐洲、東南亞、北美多個地區(qū)。次年臧劍和也因自己的成就,被授予“世界杰出女企業(yè)家”的稱號。 回想當年,誰也不會想到,那個曾經被丈夫拋棄,流落香港灣仔碼頭的女子,就是現在的世界杰出女企業(yè)家。憑借一手絕活,締造商業(yè)帝國,這也讓我們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貴州老干媽陶華碧的身影,一生的傳奇足以媲美老干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