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您是否是位書法愛好者, 您都可能耳熟能詳《蘭亭序》,永字八法。其實這些都和一個人息息相關-- 智永。 認識智永 智永和尚(生卒不詳),南朝人,本名王法極,字智永,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書圣王羲之七世孫,第五子王徽之后代,號“永禪師”。 智永善書,書有家法。將王羲之作為傳家之寶的《蘭亭序》,帶到云門寺保存。云門寺(原名永欣寺)有書閣,智永禪師居閣上臨書20年,留下了“退筆?!?、”鐵門檻“等傳說。 智永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他傳“永字八法”,為后代楷書立下典范。所臨《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廣為分發(fā),影響遠及日本。即使現在,依然是書法學習的經典教材。 筆法傳承要“靠譜” 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 在筆法上絕對是“正統(tǒng)”和靠譜。 臨習智永千字文的筆法, 對于承襲二王一脈,繼而學習行書, 學寫《蘭亭序》等有很大的助力。 智永真書千字文,屬于楷書范疇, 但又凸顯了行書的筆意, 又稱行楷。 對于真書千字文的臨習, 不僅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楷書的嚴謹, 同時還能體現筆的行走態(tài)勢, 對于日后轉向行書學習有很好的幫助。 以下,筆者對于真書千字文的筆法特征做了一系列的整理。 中鋒用筆- 書法的一大關鍵 不論我們做的“棋盤格”橫豎練習還是“蚊香陣”等運筆練習, 我們練的都是一個中鋒運筆。也就是我們需要讓筆鋒處于筆畫的中間, 稱為中鋒運筆。 智永千字文中依據筆的運行態(tài)勢和運行軌跡有一下各種筆法。 順入法 切入法 搭鋒按轉法 拉收法 頓挫法 帶鉤橫 拎起行筆 外圓內圓 圓轉-外圓內方 方折-聳肩折 方折-以翻代折 蟹爪鉤 背式 向式 相背 相向 總之, 千字文書寫我們要記得 筋骨勻停 圓健相宜 希望以上資料, 對大家學習智永千字文有所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