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個“世界哮喘日”剛剛過去,盡管該病在我國的發(fā)病形勢不容樂觀,但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卻堅定地說——
有這樣一種疾病,它常常在夜間或晨起時發(fā)作,此時患者會感到胸口憋悶、呼吸困難,緊接著便是一連串的劇烈咳嗽和急促的氣喘,極度痛苦狀令他們難以入睡且不適宜體育鍛煉甚至參加重要活動,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哮喘。
“作為一種常見、多發(fā)的慢性呼吸道頑疾,哮喘的主要根源是支氣管中長期存在著‘非特異性炎癥’,盡管這種炎癥并非由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當呼吸道發(fā)炎腫脹時,呼吸道內壁圍繞氣管的細小肌肉便開始緊縮,這種‘支氣管痙攣’的現象會隨著時間的延續(xù)而加重,卻又難以察覺,如不采取措施,就會導致支氣管阻塞或攣縮,進而危及生命。”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yī)學會會長鐘南山在今年的“世界哮喘日”新聞發(fā)布會上,對哮喘病所作的一番介紹。鐘南山強調,哮喘病給患者本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已成為世界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該病直接影響著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如不及時治療,發(fā)展為成年人哮喘,則嚴重影響工作能力,降低生活質量。醫(yī)學統(tǒng)計顯示,目前我國有近三千萬哮喘病患者,且越來越年輕化,該病已成為僅次于癌癥的第二大致死及致殘性疾病。但令人不解的是,接受規(guī)范化治療的患者比例卻不足5%,就診率更低。除了誤診、漏診等原因外,鐘南山說,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對其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辨明癥狀 了解誘因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人分不清自己是感冒還是哮喘,因為兩者都會出現流鼻涕、打噴嚏或咳嗽的癥狀,患者該怎樣區(qū)分呢?鐘南山解釋說,哮喘的特點是咳嗽劇烈、持續(xù)時間長,且多在早晨和晚上反復發(fā)作,來去都比較快,而感冒咳嗽是緩慢出現的,持續(xù)時間不及哮喘。單純哮喘是不發(fā)熱的,而感冒常常伴有發(fā)熱癥狀。此外,哮喘還會有氣喘、哮鳴、呼吸困難等癥狀,肺部能聽到哮鳴音,這些癥狀與感冒是有所區(qū)別的。
那么是否意味著所有哮喘患者都會氣喘、胸悶呢?鐘南山說,誘因不同,造成哮喘的癥狀也時隱時現,某些患者的臨床表現可能只是咳嗽。一般來說,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1、家族史。如父母或直系近親中有過敏性哮喘,后代易患哮喘。若您沒感冒也有氣喘,或患有過敏性鼻炎及過敏性皮膚病,也會增加患哮喘的可能性;2、接觸過敏或非過敏源。過敏性誘因包括塵螨、食物、霉菌、花粉、動物毛皮屑等,非過敏性誘因包括運動、病毒感染、冷空氣、煙霧、空氣污染、被動吸煙、阿司匹林等藥物;3、工作時接觸某些化學藥品而產生的“職業(yè)性哮喘”;4、肺部感染導致呼吸道異常敏感而產生的哮喘。
積極預防 嚴格控制
如何控制并減少哮喘發(fā)病率,實現“哮喘入院率減少50%”的總目標呢?鐘南山指出,延續(xù)早防、早治的方針政策,普及哮喘病預防知識;在規(guī)范診治的基礎上,強化民眾對不典型哮喘病的認識;研發(fā)適合中國老百姓的簡單、安全、有效、價廉的醫(yī)療手段和方法,才能實現該目標。鐘南山還提醒人們特別是中老年人:當您出現咳嗽、喘息、氣促和胸悶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以確定是否患哮喘。即使確診為哮喘也不要著急,應通過積極、持續(xù)、規(guī)范化的治療,使哮喘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患者要在家里較醒目的地方貼一個便條,以提醒自己使用長效控制藥;外出時要隨身攜帶快速緩解藥物,以備緊急情況下急救之需。
除接受正確的藥物治療外,控制哮喘的另一要素就是重視日常預防。“首先,患者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提前采取預防措施。在夏季要注意避暑防感冒,同時選服一些扶正固本、益氣養(yǎng)陰的中草藥提高免疫力。其次,要改善家居環(huán)境,衣物被褥要經常晾曬、消毒,保持環(huán)境清潔衛(wèi)生,防止接觸過敏源。再次,哮喘患者應注意飲食禁忌,嬰幼兒哮喘患者應少吃異體蛋白質,老年人則應少吃生痰之物,如肥肉及過甜、過酸、過咸的食物。”鐘南山強調,通過正確治療和積極預防兩大手段,有效控制哮喘癥的目標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郭 萍 沈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