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歷史學(xué)》·第一章·第九節(jié)·中國上古年代考 廣西興業(yè)縣石南鎮(zhèn)塘格村 黎開文(著于1996至2004年,2010年8月1至 9月22日修訂并增加第九節(jié)內(nèi)容) E-mail:gxxylkw@163.com 1、周武王姬發(fā)在位七年(公元前1129年壬申至公元前1123年戊寅): -1129年壬申周武王十三年(滅殷建周元年)【殷帝辛五十三年】 夏歷正月(商歷二月)初三日癸亥,周武王師達(dá)牧野,與殷軍對陣,初四日甲子昧爽(黎明)作《牧誓》,滅殷紂。初五日乙丑祭殷社,封殷紂王子武庚于殷,作《分殷器物》;封炎帝神農(nóng)氏之後于焦;封黃帝軒轅氏之後于祝(在今山東省長靑東北祝阿故城);封堯帝之後于薊,封堯帝伊祁氏之後豐舒于黎(即饑,原耆國舊都,在今山西長治。白話饑、耆同音);封舜帝有虞氏之後于陳;封夏禹姒氏之後于杞。 二月(商歷三月)初,周武王訪箕子,箕子口陳《洪范·九疇》,率宗族遠(yuǎn)遁朝鮮。同月中旬,周武王祠于軍,回師岐周。 三月(商歷四月)初二日辛卯,周武王回到岐周本境,登豳埠望商邑,徹夜難眠,與周公姬旦議定在東土營建洛邑。初三日壬辰凱旋豐京,“乃偃文修武,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不弗服。十七日丙午,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鎬京)。十八日丁未,祀周廟。廿一日庚戌,舉行開國大典,分封諸侯列國,封姬姓兄弟宗族53國、異姓諸侯19國。 命監(jiān)殷。周武王巡狩于管。周公作《大武樂》。巢伯來朝,芮伯作《旅巢命》。秋,大有年。 -1128年癸酉周武王十四年【滅殷建周二年】,王有疾,周公作《金縢》禱于壇墠。 -1127年甲戌(周武王十五年【滅殷建周三年】,肅慎氏來朝,貢楛矢、石弩。周武王初狩方岳,誥于沬邑(《酒誥》)。冬,遷九鼎于洛。 -1126年乙亥周武王十六年【滅殷建周四年】,朝鮮王箕子朝周,作《黍離》。秋,王師滅蒲姑。 -1125年丙子周武王十七年【滅殷建周五年】 -1124年丁丑周武王十八年【滅殷建周六年】 -1123年戊寅周武王十九年【滅殷建周七年】,周武王崩。 ***周公攝政七年(公元前1122年己卯至公元前1116年乙酉): *、-1122年己卯周公姬旦居?xùn)|攝政東征元年,正月成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總百官,庚午日周公誥諸侯于皇門。夏六月,葬周武王于畢。秋,武庚以殷叛,周公乃攝政當(dāng)國,管叔、蔡叔、霍叔流言周公將不利于天子,周公被迫遷居?xùn)|土(今洛陽)。 *、-1121年庚辰周公姬旦攝政東征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秋,大雷電以風(fēng),成王迎周公于郊;周公作《大誥》伐殷。 *、-1120年辛巳周公姬旦攝政東征三年,王師滅殷,周公殺武庚,遷殷民于衛(wèi),分康叔以殷民七族;殺管叔,放蔡叔,削霍叔。周公作《鴟鸮》贈成王;伐奄,滅蒲姑。夏,周公凱旋鎬京,途中作《東山》勞師,將士和以《破斧》。 *、-1119年壬午周公姬旦攝政四年,春正月,成王初朝于廟作《憫予小子》。夏四月,成王初嘗麥于大祖。成王東伐淮夷,入奄,作《成王政》。蔡叔卒于郭鄰,周公命其子蔡仲胡為圻內(nèi)食邑卿士。 *、-1118年癸未周公姬旦攝政五年,春正月,成王在奄,遷奄君于蒲姑。夏五月丁亥日,王來自奄,至于宗周(鎬京),遷殷民于洛邑,作《多方》。遂營成周(洛陽)。 *、-1117年甲申周公姬旦攝政六年,成王大蒐于歧陽。夏五月,成王行冠禮(20歲成年)。 *、-1116年乙酉周公姬旦攝政七年(歸政治洛第一年),二月十六日庚寅廷議營建東都洛邑。二月廿一日乙未早上,成王至豐,詔命召公到東土(洛邑)相宅(察看風(fēng)水)。三月初五日戊申,召公姬奭到洛汭選址卜擇吉時(shí)。三月初七日庚戌,召公奭役使數(shù)十萬殷商遺民夯筑洛邑城墻。三月十一日甲寅早上,洛邑位成。三月十二日乙卯早上,宰相周公姬旦來到洛邑察看風(fēng)水。三月十四日丁巳,周成王來到洛邑南邊郊廟舉行春祭。三月十五日戊午,周成王祭祀東都洛邑社廟,周公旦作《清廟》之詩,上奏《立政》,還政于周成王,改明年為周成王元年。三月十六日己未,周成王下詔《蔡仲之命》,封蔡叔度之子仲胡為蔡伯。三月廿一日甲子,召公姬奭作《召誥》。同月,立高圉廟。四月,周成王外岀巡狩。十二月(夏歷十月)三十日戊辰,周成王回宗周鎬京途經(jīng)成周洛邑祭歲,下詔《逸誥》,冊封周公旦之子;同日,周公作《無逸》。年底、商奄、徐戎、淮夷等八國相繼反叛。 2、周成王姬誦親政三十七年(公元前1115年丙戌至公元前1079年壬戌): -1115年丙戌周成王姬誦元年(周公治洛第二年)春正月,王初蒞阼親政,命魯侯禽父(周公姬旦長子)、齊侯伋(姜太公呂尚長子)遷庶殷于魯,分魯公以殷民六族。作“象舞”。 二月,周成王率師東征,“既黜殷命,滅淮夷”。 二月初七日甲戌,魯公姬伯禽作《費(fèi)誓》,滅徐戎。三月,周公旦作《多士》,訓(xùn)誡洛邑殷商遺民。五月廿一日丁亥,周成王滅奄,回師宗周;五月,周公旦作《多方》,周成王頒布《周官》。六月,太保召公姬奭告老回燕,周公旦作《君奭》。冬十月,王師滅唐,遷其民于杜。 -1114年丁亥周成王姬誦二年(周公治洛第三年),春正月,周公旦《汋樂》輔成王祭太廟。肅慎氏來朝,周成王使榮伯作《賄肅慎氏之命》錫肅慎氏命。 -1113年戊子周成王姬誦三年(周公治洛第四年),命唐叔虞為侯。越裳氏來朝。 -1112年己丑周成王姬誦四年(周公治洛第五年),春正月,王如豐。唐叔虞獻(xiàn)嘉禾,王命歸禾于周公,作《歸禾》;周公既得命禾,作《嘉禾》。 -1111年庚寅周成王姬誦五年(周公治洛第六年),王師、燕師城韓。王錫韓侯命。 -1110年辛卯周成王姬誦六年(周公治洛第七年),王師會齊侯、魯侯伐戎。夏六月,魯大褅于周公廟。 -1109年壬辰周成王姬誦七年,周公岀居豐。王命周平公(姬君陳,周文公姬旦次子)治東都洛邑,作《君陳》。秦師圉曲沃,克之。冬,洛邑告成。 -1108年癸巳周成王姬誦八年 -1107年年甲午周成王姬誦九年 -1106年乙未周成王姬誦十年 -1105年丙申周成王姬誦十一年 -1104年丁酉周成王姬誦十二年 -1103年戊戌周成王姬誦十三年 -1102年己亥周成王姬誦十四年 -1101年庚子周成王姬誦十五年 -1100年辛丑周成王姬誦十六年 -1099年壬寅周成王姬誦十七年 -1098年癸卯周成王姬誦十八年春正,王如(到)洛邑定鼎于郟鄏。 -1097年甲辰周成王姬誦十九年,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康公從,歸于宗周,遂正百官。黜豐侯。 -1096年乙巳周成王姬誦二十年 -1095年丙午周成王姬誦廿一年,除治象。周文公姬旦薨。 -1094年丁未周成王姬誦廿二年,葬周文公于畢。 -1093年戊申周成王姬誦廿三年 -1092年己酉周成王姬誦廿四年,于越來賓(臣服)。 -1091年庚戌周成王姬誦廿五年,王大會諸侯于東都,四夷來賓。冬十月,歸自東都,大事于太廟。 -1090年辛亥周成王姬誦廿六年 -1089年壬子周成王姬誦廿七年 -1088年癸丑周成王姬誦廿八年 -1087年甲寅周成王姬誦廿九年 -1086年乙卯周成王姬誦三十年,離(驪)戎來賓(臣服)。 -1085年丙辰周成王姬誦卅一年 -1084年丁巳周成王姬誦卅二年 -1083年戊午周成王姬誦卅三年,王遊于卷阿,召康公從,歸于宗周。 -1082年己未周成王姬誦卅四年,雨金于咸陽。 -1081年庚申周成王姬誦卅五年 -1080年辛酉周成王姬誦卅六年 -1079年壬戌年周成王姬誦卅七年【姜太公133歲】夏四月十六日乙卯,成王病危;二十五日甲子,作《顧命》遺詔;二十六日乙丑,周成王崩,亨57歲;二十八日丁卯,召公傳《顧命》于太子釗。五月初五日癸酉,周康王登基,下詔《康王之誥》。 3、周康王姬釗在位二十六年(公元前1078年癸亥至公元前1053年戊子): -1078年癸亥周康王姬釗元年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召康公總百官。諸侯朝于豐宮。 -1077年甲子周康王姬釗二年 -1076年乙丑周康王姬釗三年,定樂歌,吉禘于先王。申戒農(nóng)官,告于廟。 -1075年丙寅周康王姬釗四年 -1074年丁卯周康王姬釗五年 -1073年戊辰周康王姬釗六年,齊太公(即姜太公呂尚)薨,高壽139歲。 -1072年己巳周康王姬釗七年 -1071年庚午周康王姬釗八年 -1070年辛未周康王姬釗九年,唐遷于晉,作宮而美,王使人讓(責(zé)備)之。 -1069年壬申周康王姬釗十年 -1068年癸酉周康王姬釗十一年 -1067年甲戌周康王姬釗十二年夏六月初三日庚午,王命作冊《豐刑》;初五日壬申,王如豐,錫畢公命,下詔《畢命》。秋,毛懿公薨。 -1066年乙亥周康王姬釗十三年 -1065年丙子周康王姬釗十四年 -1064年丁丑周康王姬釗十五年 -1063年戊寅周康王姬釗十六年,錫齊侯伋命。王南巡狩,至九江廬山。魯侯禽父薨。 -1062年己卯周康王姬釗十七年【魯考公元年】 -1061年庚辰周康王姬釗十八年 -1060年辛巳周康王姬釗十九年 -1059年壬午周康王姬釗二十年 -1058年癸未周康王姬釗廿一年【魯煬公元年】,魯筑茅闕門。 -1057年甲申周康王姬釗廿二年 -1056年乙酉周康王姬釗廿三年 -1055年丙戌周康王姬釗廿四年,召康公薨。 -1054年丁亥周康王姬釗廿五年 -1053年戊子年周康王姬釗廿六年秋九月已未日,康王崩。 4、周昭王姬瑕在位五十一年(公元前1052年己丑至公元前1002年己卯): -1052年己丑周昭王姬瑕元年【魯幽公姬宰元年】春正月,王即位。 -1051年庚寅周昭王姬瑕二年 -1050年辛卯周昭王姬瑕三年 -1049年壬辰周昭王姬瑕四年 -1048年癸巳周昭王姬瑕五年 -1047年甲午周昭王姬瑕六年,命錫郇伯命。冬十二月,桃李花。 -1046年乙未周昭王姬瑕七年 -1045年丙申周昭王姬瑕八年 -1044年丁酉周昭王姬瑕九年 -1043年戊戌周昭王姬瑕十年 -1042年己亥周昭王姬瑕十一年 -1041年庚子周昭王姬瑕十二年 -1040年辛丑周昭王姬瑕十三年 -1039年壬寅周昭王姬瑕十四年夏四月八日,恒星不見。魯幽公弟蔴弒幽公。 -1038年癸卯周昭王姬瑕十五年【魯侯姬蔴元年】 -1037年甲辰周昭王姬瑕十六年,伐楚,涉漢,遇大兕。 -1036年乙巳周昭王姬瑕十七年 -1035年丙午周昭王姬瑕十八年 -1034年丁未周昭王姬瑕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祭公、辛伯從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于漢。 -1033年戊申周昭王姬瑕二十年 -1032年己酉周昭王姬瑕廿一年 -1031年庚戌周昭王姬瑕廿二年 -1030年辛亥周昭王姬瑕廿三年 -1029年壬子周昭王姬瑕廿四年 -1028年癸丑周昭王姬瑕廿五年 -1027年甲寅周昭王姬瑕廿六年 -1026年乙卯周昭王姬瑕廿七年 -1025年丙辰周昭王姬瑕廿八年 -1024年丁巳周昭王姬瑕廿九年 -1023年戊午周昭王姬瑕三十年 -1022年己未周昭王姬瑕卅一年 -1021年庚申周昭王姬瑕卅二年 -1020年辛酉周昭王姬瑕卅三年 -1019年壬戌周昭王姬瑕卅四年 -1018年癸亥周昭王姬瑕卅五年 -1017年甲子周昭王姬瑕卅六年 -1016年乙丑周昭王姬瑕卅七年 -1015年丙寅周昭王姬瑕卅八年 -1014年丁卯周昭王姬瑕卅九年 -1013年戊辰周昭王姬瑕四十年 -1012年己巳周昭王姬瑕四十一年 -1011年庚午周昭王姬瑕四十二年 -1010年辛未周昭王姬瑕四十三年 -1009年壬申周昭王姬瑕四十四年 -1008年癸酉周昭王姬瑕四十五年 -1007年甲戌周昭王姬瑕四十六年 -1006年乙亥周昭王姬瑕四十七年 -1005年丙子周昭王姬瑕四十八年【魯侯姬蔴三十四年】 -1004年丁丑周昭王姬瑕四十九年【魯魏公元年】 -1003年戊寅周昭王姬瑕五十年 -1002年己卯年周昭王姬瑕五十一年,昭王巡狩南方,崩于長江船上,近臣避諱,不赴鎬京報(bào)喪。 5、周穆王姬滿在位五十五年(公元前1001年庚辰至公元前947年甲戌): -1001年庚辰周穆王姬滿元年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宮,命辛伯馀靡。冬十月,筑祇宮于南鄭。 -1000年辛巳周穆王姬滿二年 -999年壬午周穆王姬滿三年 -998年癸未周穆王姬滿四年 -997年甲申周穆王姬滿五年 -996年乙酉周穆王姬滿六年春,徐子涎(即徐偃王)來朝,錫命為伯。 -995年丙戌周穆王姬滿七年 -994年丁亥周穆王姬滿八年,北唐來賓,獻(xiàn)一驪馬,是生騄耳。 -993年戊子周穆王姬滿九年,筑春宮。 -992年己丑周穆王姬滿十年 -991年庚寅周穆王姬滿十一年,王命卿士祭公謀父。 -990年辛卯周穆王姬滿十二年,毛公班、井公利、逢公固帥師從王伐犬戎。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 -989年壬辰周穆王姬滿十三年春,祭公帥師從王西征,次于陽紆。秋七月,西戎來賓;徐夷(徐偃王)僭號,率九夷伐宗周,西至河上。冬十月,造父御王,入于宗周。 -988癸巳周穆王姬滿十四年,王帥楚子(楚文王)伐徐戎(徐偃王),克之。夏四月,王畋于軍丘。五月,作范宮。秋九月,翟人侵畢。冬,蒐于萍澤。作虎牢。 -987年甲午周穆王姬滿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來賓。作重璧臺。仲冬戊子,王觀于鹽澤。 -986年乙未周穆王姬滿十六年,霍侯舊薨。王命造父封于趙【趙氏始祖】。 -985年丙申周穆王姬滿十七年,王西征昆侖丘,見西王母。西王母來朝,賓于昭宮。秋八月,遷戎于太原。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積羽千里。征犬戎,取其五王以東。西征,至于青鳥所解。西征還履天下,億有九萬里(三百步為一里)。 -984年丁酉周穆王姬滿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祇宮,諸侯來朝。 -983年戊戌周穆王姬滿十九年 -982年己亥周穆王姬滿二十年 -981年庚子周穆王姬滿廿一年,祭文公謀父薨。 -980年辛丑周穆王姬滿廿二年 -979年壬寅周穆王姬滿廿三年 -978年癸卯周穆王姬滿廿四年,王命左史戎夫作《記》。 -977年甲辰周穆王姬滿廿五年 -976年乙巳周穆王姬滿廿六年 -975年丙午周穆王姬滿廿七年 -974年丁未周穆王姬滿廿八年 -973年戊申周穆王姬滿廿九年 -972年己酉周穆王姬滿三十年 -971年庚戌周穆王姬滿卅一年 -970年辛亥周穆王姬滿卅二年 -969年壬子周穆王姬滿卅三年 -968年癸丑周穆王姬滿卅四年 -967年甲寅周穆王姬滿卅五年,荊人入徐,毛伯遷帥師敗荊人于泲。 -966年乙卯周穆王姬滿卅六年 -965年丙辰周穆王姬滿卅七年,伐越,大起九師,東至于九江,叱黿鼉以為梁。伐紆,大起九師,東至九江,蚖蟬為梁。荊人來貢。 -964年丁巳周穆王姬滿卅八年 -963年戊午周穆王姬滿卅九年,王會諸侯于塗山。 -962年己未周穆王姬滿四十年 -961年庚申周穆王姬滿四十一年 -960年辛酉周穆王姬滿四十二年 -959年壬戌周穆王姬滿四十三年 -958年癸亥周穆王姬滿四十四年 -957年甲子周穆王姬滿四十五年 -956年乙丑周穆王姬滿四十六年 -955年丙寅周穆王姬滿四十七年【魯魏公五十年薨】 -954年丁卯周穆王姬滿四十八年【魯厲公姬擢元年】 -953年戊辰周穆王姬滿四十九年 -952年己巳周穆王姬滿五十年 -951年庚午周穆王姬滿五十一年,作《呂刑》,命甫侯于豐。 -950年辛未周穆王姬滿五十二年 -949年壬申周穆王姬滿五十三年 -948年癸酉周穆王姬滿五十四年 -947年甲戌周穆王姬滿五十五年,王崩于祇宮,壽105歲。 6、周恭(共)王姬繫扈在位十二年(公元前946年乙亥至公元前935年丙戌): -946年乙亥周恭(共)王姬繫扈元年春正月,王即位。 -945年丙子周恭(共)王姬繫扈二年 -944年丁丑周恭(共)王姬繫扈三年 -943年戊寅周恭(共)王姬繫扈四年,王師滅密。 -942年己卯周恭(共)王姬繫扈五年 -941年庚辰周恭(共)王姬繫扈六年 -940年辛巳周恭(共)王姬繫扈七年 -939年壬午周恭(共)王姬繫扈八年 -938年癸未周恭(共)王姬繫扈九年春正月丁亥日,王使內(nèi)史良錫毛伯命。 -937年甲申周恭(共)王姬繫扈十年 -936年乙酉周恭(共)王姬繫扈十一年 -935年丙戌年周恭(共)王姬繫扈十二年,王崩。 7、周懿王姬囏在位二十五年(公元前934年丁亥至公元前910年辛亥): -934年丁亥周懿王姬囏元年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日全食)于鄭。 -933年戊子周懿王姬囏二年 -932年己丑周懿王姬囏三年 -931年庚寅周懿王姬囏四年 -930年辛卯周懿王姬囏五年 -929年壬辰周懿王姬囏六年 -928年癸巳周懿王姬囏七年,西戎侵鎬。 -927年甲午周懿王姬囏八年 -926年乙未周懿王姬囏九年 -925年丙申周懿王姬囏十年 -924年丁酉周懿王姬囏十一年 -923年戊戌周懿王姬囏十二年 -922年己亥周懿王姬囏十三年,翟人侵岐。 -921年庚子周懿王姬囏十四年 -920年辛丑周懿王姬囏十五年,王自宗周遷于槐里。 -919年壬寅周懿王姬囏十六年 -918年癸卯周懿王姬囏十七年【魯厲公姬擢三十七年薨】 -917年甲辰周懿王姬囏十八年 -916年乙巳周懿王姬囏十九年 -915年丙午周懿王姬囏二十年 -914年丁未周懿王姬囏廿一年,虢公帥師北伐犬戎,敗逋。 -913年戊申周懿王姬囏廿二年 -912年己酉周懿王姬囏廿三年 -911年庚戌周懿王姬囏廿四年 -910年辛亥周懿王姬囏廿五年,王崩。 8、周孝王姬辟方在位十五年(公元前909年壬子至公元前895年丙寅): -909年壬子周孝王姬辟方元年春正月,王即位。命申侯伐西戎。 -908年癸丑周孝王姬辟方二年 -907年甲寅周孝王姬辟方三年 -906年乙卯周孝王姬辟方四年 -9055年丙辰周孝王姬辟方五年,西戎來獻(xiàn)馬。 -903年丁巳周孝王姬辟方六年 -903年戊午周孝王年姬辟方七年冬,大雨電,江、漢水。 -902年己未周孝王年姬辟方八年,非子居犬丘,周孝王召使牧馬于汧、渭之間。 -901年庚申年周孝王姬辟方九年 -900年辛酉年周孝王姬辟方十年 -899年壬戌年周孝王姬辟方十一年 -898年癸亥年周孝王姬辟方十二年 -897年甲子年周孝王姬辟方十三年 -896年乙丑年周孝王姬辟方十四年 -895年丙寅周孝王姬辟方十五年,王崩。 9、周夷王姬燮在位十六年(公元前894年丁卯至公元前879年壬午): -894年丁卯周夷王姬燮元年春正月,王即位。 -893年戊辰周夷王姬燮二年,蜀人、呂人來獻(xiàn)瓊玉,賓于河,用介珪。 -892年己巳周夷王姬燮三年,王致諸侯,烹齊哀公于鼎。 -891年庚午周夷王姬燮四年 -890年辛未周夷王姬燮五年 -889年壬申周夷王姬燮六年,王獵于杜林,得一犀牛。 -888年癸酉周夷王姬燮七年,虢公帥師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獲馬千匹。冬,雨雹,大如礪。楚子熊渠伐庸,至于鄂。 -887年甲戌周夷王姬燮八年,王有疾,諸侯祈于山川。 -886年乙亥周夷王姬燮九年 -885年丙子周夷王姬燮十年 -884年丁丑周夷王姬燮十一年 -883年戊寅周夷王姬燮十二年 -882年己卯周夷王姬燮十三年 -881年庚辰周夷王姬燮十四年 -880年辛巳周夷王姬燮十五年 -879年壬午周夷王姬燮十六年,王崩。 10、周厲王姬胡在位三十七年(公元前878年癸未至公元前842年己未): -878年癸未周厲王姬胡元年春正月,王即位,作夷宮。楚人來獻(xiàn)龜貝。 -877年甲申周厲王姬胡二年 -876年乙酉周厲王姬胡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長父征之,不克。齊獻(xiàn)公山薨。 -875年丙戌周厲王姬胡四年 -874年丁亥周厲王姬胡五年 -873年戊子周厲王姬胡六年,楚子廷卒。 -872年己丑周厲王姬胡七年 -871年庚寅周厲王姬胡八年,初監(jiān)謗。芮良夫戒百官于朝。 -870年辛卯周厲王姬胡九年 -869年壬辰周厲王姬胡十年 -868年癸巳周厲王姬胡十一年,西戎入于犬丘。 -867年甲午周厲王姬胡十二年,王亡奔彘。 -866年乙未周厲王姬胡十三年(共伯和攝政元年),王在彘,共伯和攝行天子事。 -865年丙申周厲王姬胡十四年(共伯和攝政二年),玁狁侵宗周西鄙。邵穆公帥師追荊蠻,至于洛。 -864年丁酉周厲王姬胡十五年(共伯和攝政三年) -863年戊戌周厲王姬胡十六年(共伯和攝政四年),蔡武侯薨。楚子勇卒。 -862年己亥周厲王姬胡十七年(共伯和攝政五年) -861年庚子周厲王姬胡十八年(共伯和攝政六年) -860年辛丑周厲王姬胡十九年(共伯和攝政七年),曹夷伯薨。 -859年壬寅周厲王姬胡二十年(共伯和攝政八年) -858年癸卯周厲王姬胡廿一年(共伯和攝政九年) -857年甲辰周厲王姬胡廿二年(共伯和攝政十年),大旱。陳幽公薨。 -856年乙巳周厲王姬胡廿三年(共伯和攝政十一年),大旱。宋僖公薨。 -855年丙午周厲王姬胡廿四年(共伯和攝政十二年)【魯慎公元年】,大旱。杞武公薨。 -854年丁未周厲王姬胡廿五年(共伯和攝政十三年),大旱。楚子嚴(yán)卒。 -853年戊申周厲王姬胡廿六年(共伯和攝政十四年),大旱。共伯和歸政于王。 -852年己酉周厲王姬胡廿七年 -851年庚戌周厲王姬胡廿八年 -850年辛亥周厲王姬胡廿九年 -849年壬子周厲王姬胡三十年,命榮夷公為卿士。命衛(wèi)巫監(jiān)謗。諸侯不朝。 -848年癸丑周厲王姬胡卅一年 -847年甲寅周厲王姬胡卅二年 -846年乙卯周厲王姬胡卅三年 -845年丙辰周厲王姬胡卅四年 -844年丁巳周厲王姬胡卅五年 -843年戊午周厲王姬胡卅六年 -842年己未周厲王姬胡卅七年,“國人暴動”,厲王岀奔彘(今山西霍縣)。周公、召公二相行政,號曰“周召共和”。 以上為黎開文根據(jù)相關(guān)文獻(xiàn)資料,考訂、推排各帝王在位起止干支、公元對照紀(jì)年,羅列歷史大事。 以下自“周召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庚申】至“清朝宣統(tǒng)三年”【1911年辛亥】,據(jù)《中國上古年代簡表》(文物出版社1982年本)排列年表,插入少量黎開文考訂的資料,增加1912年壬子至2103年癸亥。 (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