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東晉末年詩人陶淵明的一首四言古詩。此詩主旨正如序中所言,“思親友也?!?,同時,詩中“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平陸成江”等詩句也暗含了作者對時世的擔(dān)憂。 停云并序原文 陶淵明 停云,思親友也。樽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 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儜。 停云靄靄,時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陸成江。有酒有酒,閑飲東窗。愿言懷人,舟車靡從。 東園之樹,枝條載榮。競用新好,以怡余情。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說彼平生?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斂翮閑止,好聲相和。豈無他人,念子寔多。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賞析 停云,停滯不散之云。停滯,呈“深思狀”,不散,意在“聚而不散”,如同冥思苦想親密的朋友。酒杯里斟滿了新釀的醪酒,庭園里開滿了鮮艷的花朵,可惜啊,不能與思念的友人共享這美酒鮮花,心里充滿了無限的遺憾。為什么嘆息,是因為朋友難見而孤獨寂寞,還是不能和友人共享美好而抱恨?陶淵明在序里留下了懸念。 天空云朵靄靄,停滯不散,春雨濛濛,應(yīng)時而落。遙遠(yuǎn)的天邊,陰雨昏暗,連平路也阻難不通。靜居于東窗之下,獨自飲酒。心情煩急,久立等待著身在遙遠(yuǎn)的親密朋友。想前往,又無舟車相隨。 始發(fā)新芽的東園之樹,都競相用發(fā)著嫩芽的枝葉讓我快慰。古人有話不可忘,時光一去不復(fù)返。何時才能互相靠近坐席,敘說那少時的歡樂。 翩翩無拘的飛鳥,棲息于庭園的樹枝。鳥兒斂翅悠閑,相互對唱,聲音悅耳動聽。難道路上沒別人,我實在很思念你。思念而又不得相見,除了遺憾,又能怎么樣呢! 讀完這篇詩歌,不難發(fā)現(xiàn),陶淵明因不能和友人共享美好而抱恨貫穿了詩歌的全篇,這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的一片熱腸,和希望與友人共享美好的深情。無論是“良朋悠邈,搔首延儜”的煩急,還是“愿言懷人,舟車靡從”的無奈,無論是“安得促席,說彼平生?”的愿望,還是 “豈無他人,念子寔多”的擔(dān)憂,無不盡顯詩人的火熱心腸和深情厚意! 正因為對友人的一片熱腸和一往情深,而使詩人陷入寂寞孤獨:“競用新好,以怡余情?!薄?始發(fā)新芽的東園之樹,都競相用發(fā)著嫩芽的枝葉讓我快慰,這不正是因寂寞孤獨而生幻覺,或聊以自慰?因為寂寞孤獨,詩人才羨慕那“翩翩飛鳥”的“好聲相和”,而益發(fā)“抱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