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朝歷代,隨時面臨外來游牧民族的侵擾。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批又一批名將挺身而出,為了國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奮起抵抗外敵入侵,抒寫了可歌可泣的一幕幕,堪為國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 下面,勇哥就為大家介紹10位外戰(zhàn)名將。排名不分先后。 李牧 “良將身亡趙亦亡,百年遺恨一馮唐。”這里的良將,指的就是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名將李牧。 趙國位于北方,一直受到匈奴的威脅。匈奴騎兵相當(dāng)厲害,多次擊敗趙國軍隊。后來,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打造出戰(zhàn)國第一支騎兵部隊。李牧長期鎮(zhèn)守雁門郡,他與匈奴的作戰(zhàn)只有一次。然而,就是這一次作戰(zhàn),李牧率領(lǐng)精銳的騎兵部隊,以誘敵深入之策,殲滅匈奴10多萬主力,將匈奴單于打得落荒而逃,此后10多年不敢靠近趙國。 蒙恬 秦國統(tǒng)一六國后,匈奴恢復(fù)了元氣,又多次南下,侵襲大秦帝國。 這次,輪到秦國名將蒙恬出手了。 蒙恬出自名將世家,祖父蒙驁、父親蒙武軍是統(tǒng)兵大將。在金戈鐵馬環(huán)境長大的他,自幼就胸懷大志,報效國家。秦始皇滅六國后,著手反擊匈奴,派蒙恬率30萬大軍進行北伐,向匈奴發(fā)起主動進攻。 蒙恬率部與匈奴騎兵在黃河一帶進行了決戰(zhàn)。秦軍以步兵為主,卻敢于主動進攻,擊敗了矯勇善戰(zhàn)的匈奴騎兵,將他們趕出了整個河套地區(qū)。匈奴騎兵被迫撤退700里,從此不敢南下進犯,即“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此后,蒙恬駐守邊境10多年,匈奴不敢來犯。蒙恬因此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衛(wèi)青 到了漢朝時期,匈奴進入鼎盛階段。公元前201年,匈奴騎兵竟然將漢高祖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包圍在白登山,達7天7夜。如果不是陳平獻計向冒頓單于的妻子行賄,才得脫險,漢朝400年歷史怕是要改寫。 衛(wèi)青是一個私生子,小時候放過羊。長大后,他因為三姐衛(wèi)子夫被漢武帝寵幸,得以進入宮中,成為皇帝身邊的建章監(jiān)和侍中。 公元前129年,匈奴來犯。漢武帝命安排4名大將各率領(lǐng)一萬騎兵迎擊匈奴。其中一路就由衛(wèi)青率領(lǐng)。最終,只有衛(wèi)青勝利凱旋。此后,衛(wèi)青六次征伐匈奴,每戰(zhàn)必勝。特別是在漠北之戰(zhàn),消滅力量匈奴主力,使得匈奴十幾年內(nèi)再無南下之力。 霍去病 提到衛(wèi)青,就必須提霍去病?;羧ゲ∈切l(wèi)青的外甥。他只活了23歲,卻像一道閃電,照耀了那個群星薈萃的時代。 霍去病17歲第一次出征。他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跟著衛(wèi)青出征漠南。他率800精銳騎兵,孤軍深入匈奴腹地數(shù)百里,斬殺敵人2000多人,俘虜匈奴單于的叔父。一戰(zhàn)成名。 兩年后,霍去病再次出手,他率部從隴西郡出發(fā),越烏戾山,渡黃河,涉狐奴水,六天轉(zhuǎn)戰(zhàn)千余里,橫掃匈奴五個部落,殺得一片人仰馬翻。隨后,繼續(xù)縱橫河西,往北再回頭向南,縱橫兩千里,在焉支山(今甘肅張掖市山丹縣大黃山)南北殺了一整個來回,終于和匈奴主力部隊短兵相接,并將之擊敗。 此役,霍去病殲敵4萬余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甚至還搶走了匈奴圣物“祭天金人”。 陳湯 陳湯在歷代名將中,知名度不高。但他有一句很有名氣的話:“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意思是說,敢于侵犯強大漢帝國的人,即使再遠,我們也一定要殺掉他們。 陳湯說到做到。 有一年,漢元帝派遣使者護送匈奴郅支單于的兒子回西域時,郅支單于一怒之下,將西漢使者谷吉等人殺掉。為了躲避漢軍追殺,郅支單于逃到遙遠的康居。他算準(zhǔn)了,西漢王朝就算要追究他的責(zé)任,也不敢輕易發(fā)兵攻打。因為西漢都城長安離康居何止萬里之遙? 沒想到,剛好出使西域的陳湯聞訊后,假托皇帝命令,從周邊地區(qū)漢朝的屬國借兵,經(jīng)過3000里長途奔襲,攻破康居,將郅支單于當(dāng)場斬殺。 此戰(zhàn)過后,匈奴被徹底打伏了。此后300年他們再也不敢南下。 李靖 如果說,在秦漢時期是匈奴很猖獗,到了唐朝就換成了突厥。突厥屢屢南下,讓唐朝防不勝防。一度還逼得唐太宗李世民在渭水與他們結(jié)盟。李世民也一直視為恥辱。 李靖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一現(xiàn)狀。 公元629年,即李世民登基做皇帝的第三年,東突厥發(fā)生內(nèi)亂。李靖奉命統(tǒng)率10多萬人馬分道進攻東突厥。他親率3000精兵冒險深入東突厥境內(nèi),突如其來地出現(xiàn)在東突厥頡利可汗面前,打得他落荒而逃。李靖率部窮追不舍,直至追到磧口(今內(nèi)蒙二連浩特西南),將頡利可汗擒獲,送回長安。 至此,氣焰囂張的東突厥永遠消失了。 蘇定方 李靖滅掉了東突厥,蘇定方則再接再厲滅掉了西突厥。 蘇定方曾隨李靖北伐東突厥,立下汗馬功勞。657年,他被任命為行軍大總管,征討西突厥。他以一萬兵力殲滅西突厥10萬主力,并一路追擊至中亞石國,力擒西突厥大將阿史那賀魯,將西突厥從地圖上除名。 此后,蘇定方大敗吐蕃、夷平百濟、征伐高句麗,打得這些國家一點脾氣都沒有。 陳慶之 軍人多生得精壯魁梧,可南朝名將陳慶之卻是一個文弱書生。他“本非將種,又非豪家”, 直到41歲才開始領(lǐng)兵打仗。然而一戰(zhàn)成名,千古流傳。 那一年,45歲的陳慶之率7000梁軍,北上進攻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quán)。 當(dāng)時,陳慶之部隊自他以下,全部身穿白袍,他們作戰(zhàn)勇猛,所向披靡,不到5個月就從商丘打到北魏都城洛陽附近。期間,大小47戰(zhàn)全勝,總共攻下了32座城池。最快時一日之內(nèi)攻陷3座城池,簡直就像旋風(fēng)一般。 那時候,洛陽一帶有歌謠唱到:“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闭f的就是陳慶之的傳奇。魏孝莊帝為了躲避陳慶之的鋒芒,被迫撤到長子(今山西長子縣)。 岳飛 南宋名將岳飛可能是中國最知名的外戰(zhàn)將領(lǐng)了。 從1134年至1140年,這6年間,岳飛發(fā)起了四次北伐。這四次北伐中,岳飛率部英勇奮戰(zhàn),沉重地打擊了金軍,收復(fù)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失地。特別是第四次北伐,岳飛接連勝利,打得金軍一路潰逃,“岳家軍”最遠處一直打到離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只有45里的地方。 “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dāng)與諸君痛飲!”岳飛勉勵將士。 可惜,再高明的將領(lǐng),都抵不過愚蠢的君王。由于宋高宗一心求和,以12道金牌,將岳飛緊急調(diào)回都城。岳飛無奈退兵,臨行前,他望天長嘆:“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fù)!” 徐達 徐達是農(nóng)民出身,他和朱元璋是從小玩到大的好友。朱元璋投身郭子興部后,徐達也高高興興地跟著去了。一不小心,就有了明朝開國第一名將。 眾所周知,1276年,蒙古忽必烈派大將伯顏率軍20萬滅亡南宋;不到100年后,徐達就奉朱元璋之令,進行北伐,將蒙古人趕回大漠。 1367年,朱元璋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人由淮河入河南,北伐中原。徐達所部勢如破竹,銳不可當(dāng),很快就攻陷汴梁、洛陽以、潼關(guān)等重鎮(zhèn),對元朝大都(今北京)形成包圍之勢。 1368年,徐達率部攻破大都。元順帝見大勢已去,慌忙逃出大都,逃往上都開平(今內(nèi)蒙古多倫西北)。此后,蒙古人基本上是一蹶不振,再無實力問鼎中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