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的生長跨度試驗,室外名品栽培試驗收獲很豐富,讓我在收獲蘭苗的同時更收獲了那份心情和心得。蘭友說室內(nèi)栽培的蘭花突然轉(zhuǎn)到室外生長就會不適應。原因是環(huán)境的突然改變讓蘭苗極為不適應,輕者停止生長,重者退草。其實不然,只要不是恒溫或組培、水培類嫩弱之苗,就不會有聳人聽聞的現(xiàn)象發(fā)生。盛夏高溫季節(jié)室外驕陽似火,花架上的所有蘭花都在承受著自然煉苗。每次蘭室里澆水過后剩下的水再澆室外的蘭花,施肥打藥和室內(nèi)一樣管理。室外栽培的蘭花植料各種各樣,有蘭花泥種的、顆粒種的。盆大小也不同,有泥瓦盆和陶盆、塑料盆,在管理上看盆管水尤其重要。 一、春蘭宋梅的試驗取得成功 春季用兩盆宋梅分別采取不同的植料做一個相同的試驗,不一樣的植料管水時就是看盆給水,其他管理一樣的。由于夏天室外蒸發(fā)量大,故蓋上水苔保盆面的濕度,盆底加水托盤,使之存水慢吸。舊植料混鋸木屑明顯保濕性好。在適當扣水的情況下根苗皆好,顆粒植料就相對地要多給一些水。發(fā)苗率方面顆粒植料明顯次于舊植料混合鋸木屑的。兩盆適應性一樣,在烈口的炙烤下有些新苗葉片上半部形成一些燒灼斑,但生長卻不受影響。在這次試驗中得出另外一個結(jié)淪,那就是宋梅并非是易花的,如顆粒種植的那盆8苗發(fā)3苗,在室外栽培、陽光充足且扣水的情況下竟然沒有花來。舊植料混鋸木屑種的那盆是11苗發(fā)6苗,也沒有來花芽。 植金石混合仙土各半、瓦盆種宋梅(2005年10月26日) 舊植料混合鋸木屑種宋梅(2005年10月26日) 二、四季蘭雁蕩素的試驗取得成功 春天雁蕩素7苗草,根系中等,用舊植料混鋸木屑種植,在室外栽培不遮陰,發(fā)了7苗皆成草,根系都躥上盆面了,滿盆根。為了防止盆面快干,蓋上水苔,盆底加水托盤增濕。四季需水量比春蘭大,故輕微扣水。經(jīng)此次試驗發(fā)現(xiàn)雁蕩素抗性特強,在烈日下新苗卻沒有一絲受傷,可見其比其他蘭耐粗放管理。 舊植料混鋸木屑種雁蕩素(2005年10月26日) 三、春劍大紅朱砂的試驗感悟 大紅朱砂一直在蘭室內(nèi)栽培不肯發(fā)草,經(jīng)考慮擺放在南邊的花架上蒔養(yǎng),蓋上水苔封盆面,時隔不久查看發(fā)現(xiàn)其發(fā)了幾條新根,并于初秋來一個大肥芽。盛夏過后大紅朱砂葉片不焦尖不起斑,此次試驗證明了春劍大紅朱砂抗逆性較好,在室內(nèi)栽培植料過于保濕反不利其生長,室外栽培則能滿足其快濕快干的需要。 松基蘭石種大紅朱砂(2005年10月26日) 四、下山寒蘭的試驗感悟 2004年冬天種植的下山寒蘭殘草兩苗,根系極度傷殘呈半脫水狀。用中號陶盆種植置南邊花架上,植料配比是:翻盆后剩下的植料混合鋸木屑。在一樣的環(huán)境中四季蘭受凍,死亡過半,蕙蘭和春蘭花苞凍死,而這兩苗寒蘭奇跡般地度過嚴冬和倒春寒,不過有兩張葉片是受了點輕微凍傷呈黑半面。春天,下山寒蘭2苗發(fā)4芽,至秋天3個芽成草1個芽僵。盛夏過后檢查寒蘭葉片并沒有燒灼斑,充分說明下山寒蘭抗性較好。平時中等程度扣水。除此之外沒有特殊管理。通過此次試驗給我的感悟是:寒蘭具備一定的抗寒性,抗高溫、低濕、烈日能力也強。 用舊植料混鋸木屑種植寒蘭2苗發(fā)4芽(2005年10月26日) 五、不同植料在幾盆蕙花上試驗感悟 幾種植料在蕙花上的試驗都不相同,主要還是水的掌握。幾盆蕙花用舊植料混合鋸木屑種的發(fā)苗不錯,根也好,新苗生長速度也快,管理過程中進行了相應地控水。用植金石混合蘭菌土種的那盆蕙蘭蕊蝶.起初是在蘭室內(nèi)種植,初秋翻盆時用原植料加入鋸木屑10%、泡沫塑料顆粒10%,嚴格控水管理,已經(jīng)有一個秋芽發(fā)出。用植金石混合仙土種的特大盆蕙蘭和后明藝虎斑是在高溫季節(jié)搬出蘭室的,置于北邊的花架上栽培。搬出之初葉片顯得弱不禁風,經(jīng)過月余的鍛煉,葉片逐漸強健,所發(fā)的新草葉片質(zhì)感明顯優(yōu)于在蘭室內(nèi)生長的。用蘭花泥種的蕙蘭在嚴格控制水的情況下苗情和根系長勢良好。 如上蕙花的種種試驗得出一個共同的結(jié)果,那就是要嚴格控制水,還要適度遮陰,因為幾盆蕙花葉片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烈日燒灼而形成燒灼斑。蘭友戲稱其為“陽光下的炭疽病”。 蕙蘭蕊蝶翻盆后長勢(2005年10月26日) 用植金石與仙土各半、大號瓦盆種蕙蘭(2005年10月26日) 六、在病蟲害防治上的感悟 室外離地面較高的花架上栽培蘭花蟲害不是很多,主要是防止在梅雨季節(jié)發(fā)生水害漬傷新株。如有一盆蕙蘭新草長得特別快,其中l(wèi)苗新草在水傷的情況下倒掉,還帶走鄰近的l苗后壟草,所幸盆內(nèi)其他幾苗草無恙。吾友2004年夏天把在室內(nèi)長得特壯的汪字搬到室外淋暴雨,結(jié)果倒得就剩下兩苗老后壟,于秋天只發(fā)1苗小草。在沒有經(jīng)過室外逐步鍛煉就突然經(jīng)受暴雨的沖刷,導致本就抗性較弱的植株產(chǎn)生水漬傷,如此給有害菌侵染創(chuàng)造了機會,這是他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在雨水頻繁的季節(jié)要加大炭疽病的防治力度。防治的農(nóng)藥以廣譜性為好。雨后噴藥不可少。在噴施全株的同時不定期配以灌根也很有必要。 七、在不同的盆具、植料上栽培時水肥管理感悟 室外蘭花栽培,使用不一樣的盆具和不一樣的植料,在水肥管理上也不盡相同。瓦盆盛以顆粒植料的可適當多澆一些水,而瓦盆盛以舊植料混鋸木屑者可以適當控水。陶盆盛以蘭花泥植料的則要加倍控水,陶盆盛以顆粒植料的也要嚴格控水??傊?,不同的蘭花給水量也要有所區(qū)別,要靈活掌握。在施肥上我是這樣安排的:植料內(nèi)有機質(zhì)少者多施點基肥,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者則少施基肥或不施。追肥方式是薄肥勤施。 瓦盆種植下山春蘭(2005年10月26日) 凍后余生的四季蘭用蘭花泥、陶盆種植(2005年10月26日) 八、在陽光和溫度、濕度上的感悟 室外花架上栽培蘭花選擇性很小。夏天在毒辣的陽光下,溫濕度是那么不適,在暴風雨的沖刷中其依然茁壯成長。根系在蘭盆中不屈地生長著,有時候都鉆到鋪蓋水苔的下方,然后又換一個地方鉆下去,看情形就似在找尋濕潤的地方。真是方寸之地顯生命,一葉一根總關情。 實戰(zhàn)心得:通過如上五大類蘭花在室外仿原生態(tài)栽培試驗得出,四季蘭在抗高溫與烈日上明顯優(yōu)于春劍、寒蘭,春劍、寒蘭又優(yōu)于春蘭、蕙蘭。在抗寒方面蕙蘭最強,春蘭次之,寒蘭也不弱,四季蘭最十白寒氣侵襲。由此可見,不同的蘭花對烈日的適應性是不一樣的。蘭花栽培仿原生態(tài)試驗同時表明了對環(huán)境、植料、盆具的要求也要因蘭而異。 |
|
來自: 阿斌遼寧 > 《小院、花草、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