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看3D地畫是在北京798夢幻藝術區(qū),只見熱鬧的廣場突然間出現(xiàn)了一個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 行人腳下就是怪石嶙峋的懸崖、傾瀉而下泛著炫目白光的瀑布,而明明站在平地上,卻好像就要掉下去了,嚇得周邊的行人面容失色都得繞道而行,唯一只有一個膽大的小伙子站在“巖石”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往下觀望……那種建立在平面上的立體感假象,頓時令人瞠目結(jié)舌,讓眾多的行人第一次鑒證了3D地畫的魅力。 
戲說3D地畫,它可真是一種很神奇的藝術,它可以記錄一個時刻,可以表達一種情緒;可以清晰的還原事物的原貌,它甚至還可以穿越空間,挑逗你的視覺極限… 在大連,我有幸結(jié)實了這樣一群“牛人”,他們手摯畫筆,用二維的空間創(chuàng)造著三維的神話,他們大膽地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用一種全新的方式詮釋出人類繪畫藝術的造詣。 (圖片3-803藝站作品) 邵尉,803藝站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典型的80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者。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只是感覺他很能抽煙,臉上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舉手投足間似乎也有些藝術份的頹廢感,我在與他談話中也絲毫感覺不到他與一般的畫家有什么區(qū)別,不過看了他的作品后,我開始對他產(chǎn)生了發(fā)自肺腑的崇拜。 第一次和邵尉見面就在他的藝站,電梯剛到二樓就看到一個地鐵直接“穿越”這座公寓,車頭寫著“創(chuàng)意者集結(jié)號”,這樣逼真的視覺效果直接蒙蔽了我的眼睛,我不盡差異地隨口一問“大連的地鐵不是沒修好嗎?”這句話,直接引起同伴的一頓狂笑,原來大連的3D地畫也完全不亞于在北京所看到的視覺效果。 “以假亂真”原來暗藏“真理” 
看過3D地畫的人,一般第一反應是好奇,第二感覺大多都是蹲地思考,這到底是怎么畫成的呢?邵尉以專業(yè)的角度向我們介紹了3D地畫的發(fā)展過程。 3D街頭地畫源自西方街頭文化,英文:3DStreetPainting國內(nèi)譯為:3D街頭地畫、街頭地畫、街頭立體畫等。它是將畫作展示于地上、墻面,利用平面透視原理制造出視覺上的虛擬立體效果,令參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2005年,國內(nèi)首位3D街頭地畫藝術家齊興華將3D街頭地畫藝術引入到了中國。 如同其它藝術一樣,3D街頭地畫也源于國外,最早的地畫可以追溯到教堂繪畫,并逐漸在西方大眾文化環(huán)境中得到了延伸。早期的街頭地畫,由于制作成本低廉,場地發(fā)揮自由度大,從誕生時就成為一些草根藝術家表達自我的藝術形式。3D街頭地畫通常以戶外地面為平臺,利用平面透視的原理,達到視覺上以假亂真的藝術效果。 看3d地畫如何挑戰(zhàn)視覺“極限”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原來看這種3D地畫還是有技巧的。邵尉笑著向我們透露,他們在制作立體畫的過程中,一般會考慮到欣賞者的站位視點,以此作為為參照點,觀者站在這個視點上會感覺眼前的圖畫是一個真實的視覺空間,這樣就會造成一種視覺上的錯覺。所以欣賞這種立體畫的時候,只有在一個特定的點上才能實現(xiàn)完全立體的空間效果,在其它的地方觀看,立體效果就會差一些。難怪邵尉只讓我們站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