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某男,55歲。1973年7月9日初診
心悸氣急,呼吸困難加劇住院半月余,邀張師會診?;颊哂写⑿灾夤苎撞∈?年,近半月精神萎頓懶言,心慌不安,身汗如油,氣急抬肩,端坐呼吸,口唇紫紺,下肢浮腫,四肢清冷,晨起反熱而煩,前數(shù)日下利,日有4~5次。檢查:頸靜脈怒張,兩肺呼吸音低伴有濕性羅音,心臟向兩邊稍擴大,兩下肢明顯凹陷性水腫。心電圖檢查:竇性心動過速,右心房增大(肺型P波),頻發(fā)室性早搏,心肌損害。舌質(zhì)紫,舌苔薄白。脈細數(shù)不勻而促。 西醫(yī)診斷:肺源性心臟病;慢性心衰。 中醫(yī)診斷:肺脹;心絕。 【辨證】陰陽兩虛,陽氣欲脫。 【治則】擬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處方】制附子30g(先煎),干姜10g,茯苓30g,黨參30g, 白術(shù)10g,代赭石15g(先煎)。每日1劑。 隨訪:服藥6劑后,精神轉(zhuǎn)佳,氣急較平,能坐臥自如。仍以此方加減。8月25日癥狀控制,病情穩(wěn)定而出院。 【說明】此為寒厥之證,用回陽固脫之法?!秱摗返?9條:“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苯裣吕髲?fù)有汗,四肢清冷,晨起煩躁,脈細而促,此為陰陽兩虛,心陽不振,陽氣欲脫,故用茯苓四逆湯回陽與復(fù)陰兼顧,加代赭石者,取參赭鎮(zhèn)氣湯之意。一救垂危之陽,一鎮(zhèn)將脫之氣,兩者合用而獲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