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郝瑾 好大夫在線
坐飛機時,常常會感到耳朵悶,親朋好友往往會建議咱們「吹耳朵」,這樣做耳悶不舒服的感覺就能馬上消失。但是你造嗎?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么做。有些情況下「吹耳朵」,若處理不當,甚至可能把耳膜「吹」破!
所謂的「吹耳朵」,就是指在捏住鼻子、閉嘴的情況下同時做吹氣的動作,這樣氣體就會沿著耳朵和鼻子之間的管道沖進耳朵里,緩解耳悶的不適感。
前幾天,我的急診室里來了一位帥氣的飛行員,帶著一臉痛苦的表情。他是飛國際航線的,連續(xù)三天都在飛行,十分辛苦。
臨上飛機前他還一切安好,但是飛行途中得了重感冒,流膿鼻涕。
因為平時航醫(yī)告訴他們,飛行時耳悶可以捏鼻鼓氣,于是他一邊擤膿鼻涕,一邊捏鼻鼓氣。結果,耳悶沒緩解,耳朵卻鉆心地疼。
我給他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發(fā)現,雙側鼻腔里可以看見大量黃色的膿涕,雙耳鼓膜(俗稱耳膜)充血明顯、內陷,并且右耳鼓膜極度菲薄,最后診斷為急性鼻竇炎和急性中耳炎。像他這種情況是絕對不能捏鼻鼓氣的。
成人的急性中耳炎非常少見,多半是急性氣壓傷的情況下出現,比如潛水、坐飛機、蹦極、高山滑雪等。日常生活中往往是捏住雙側鼻子,用力擤鼻涕后出現。
這位飛行員因長年累月的飛行,中耳腔內長期負壓,于是鼓膜內陷,耳悶時捏鼻鼓氣將鼓膜吹起。鼓膜長期處于外界和中耳氣壓頻繁的劇烈變化中,變得越來越薄。
正常的鼓膜有三層:上皮層、纖維層和粘膜層。變薄的鼓膜其纖維層減少,只有薄薄一層上皮貼著粘膜。這樣的鼓膜不光傳音效率低,而且受到氣流沖擊時極易穿孔,可能在某一次不經意擤鼻涕的時候就穿孔了。
所以,空乘人員應當定期到專業(yè)的耳科醫(yī)生處檢查,如果鼓膜菲薄就不建議捏鼻鼓氣,對于鼓膜極度菲薄的,平時做擤鼻涕、打噴嚏等動作時也應格外小心,別太用力。

另外,這位飛行員還患有急性鼻竇炎,此時如果捏鼻鼓氣,極易將鼻腔的膿涕吹進中耳腔。
膿涕中帶有大量細菌,這時吹耳朵,鼓膜不但會遭氣壓傷,而且還容易導致中耳腔細菌感染,造成急性中耳炎。
所以在感冒期間,尤其是鼻涕特別多的時候,不要捏鼻鼓氣。
如果在長途飛行的過程中突發(fā)感冒,還耳悶,應該如何處理呢?對于空乘人員和經常坐飛機出差的人,應該常備噴鼻劑和口服促排藥。
噴鼻劑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減充血劑。如0.5%的麻黃堿滴鼻劑、鹽酸賽洛唑啉鼻噴劑等。它起效快,作用時間短,適用于平時鼻腔通氣好,僅在短期內出現鼻塞、耳悶情況的人。
另一類是鼻噴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噴劑、糠酸莫米松鼻噴劑、丙酸氟替卡松鼻噴劑等。對于長期鼻塞,尤其是過敏性鼻炎的空乘人員和乘客來說更加合適。
口服促排藥常見的有標準桃金娘油膠囊和桉檸蒎膠囊,小朋友可以喝液體的歐龍馬。它的作用主要是促進鼻腔以及鼻腔通向耳朵的咽鼓管里分泌粘液的排出。
如果耳悶自己難受,可以多做幾次咽唾液、打呵欠的動作,同樣可以讓咽鼓管短暫開放,緩解耳悶,還不用擔心會中耳感染。
|